【身邊的新經濟】
“加油,加油,目前第二名與第一名僅有4米的距離了”“哇,現在第二名超越了第一名,正在騎向終點”……賽場上,解說員的吶喊聲,將緊張的氛圍拉到頂點。
身邊的運動員,正在安裝了智能騎行臺的動感單車上揮汗如雨,“穿梭”于首鋼園的美景中。單車屏幕和賽場的大屏上,清晰顯示著虛擬騎行路線以及選手的位置等信息。
這是記者日前在2025年服貿會期間舉辦的北京數智體育公開賽上看到的場景。
車未移動位置,人卻能暢行在各種各樣的虛擬場景中,這是如何實現的?
“這背后,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套數智競技系統。系統將自行車、賽艇等傳統體育項目與數字孿生、人工智能、感知交互等數字技術相結合,依托長安街、首鋼園、永定河等實景構建虛實融合的數字賽道,為選手帶來沉浸式的全民健身新體驗。”北京數智體育公開賽賽事負責人王英健在現場介紹。
參賽選手張曉麗是一名90后騎行愛好者。北京戒臺寺騎行、上海夜騎、又見徽州、遇見羊卓雍措……她的社交媒體賬號里,一篇又一篇筆記,記錄著自己的騎行軌跡。
“騎行,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數智,則讓騎行更安全、更智能、更多樣。不少騎行者家里都安裝了智能騎行臺,可以滿足訓練和沉浸式體驗需求。”剛從單車上下來,她拂去額頭的汗水,向記者娓娓道來。
什么是數智體育?“過去運動靠直覺,現在靠數據。打開智能軟件,一次騎行的路程、速度、燃卡指標,都一目了然。”張曉麗打開手機,向記者分享著。
“即使在居家環境中,同樣能像戶外騎行那樣感受真實的風景、路線的坡度和阻力。”56歲的參賽選手李琦告訴記者,數智讓體育運動有了更豐富的形態、更安全的體驗、更多彩的可能。
除了本次公開賽,服貿會的首鋼園里,一場又一場關于數智體育的“科幻級大片”生動上演:
有參展商帶來的乒乓球數字“教練”,集成動作捕捉、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可實時記錄賽場動作、分析運動數據,幫助訓練者找準短板、精準提升球技;有參展商在“運動場景”上創新——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把籃球場、滑雪場“搬”進元宇宙;電競賽車、激光射擊、無人機運動等新興項目也亮相展會,吸引大批觀眾加入其中。
“站上VR滑雪機,戴上VR眼鏡,隨著設備的搖擺和加速,猶如身臨其境在戶外滑雪。足不出戶就能滑雪,這一體驗太燃了。”在石景山冰雪互動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本屆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展面積超7600平方米,線上線下吸引超400家企業參展,“規模大、項目新、人氣旺”的特點,成為我國體育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映照。
數據顯示,近年來,賽事活動、體育培訓、健身休閑成為消費的新熱點。飛盤、攀巖、滑雪、越野跑等小眾潮流運動興起,帶動相關裝備和培訓市場火熱。2024年,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約2億人次,消費總額超3000億元。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背景下,有了政策的托舉,有了新興消費群體的深度參與,數智體育浪潮迭起,讓體育產業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李慧 姚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