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聞

早期CAR-T療法能改善高危腫瘤治療效果

1638

科技日報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癌癥研究報告,美國科學家展開的Ⅱ期臨床試驗顯示,提早開展名為axi-cel的治療,能讓37名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中78%的人激活完全應答。axi-cel是一種CAR-T免疫療法,能特異性地靶向癌變B細胞的表面蛋白C

健康新聞

創新藥卡馬替尼落地大灣區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將獲益

1004

中新網廣州3月17日電 (蔡敏婕 左嬌蕾)諾華(中國)17日宣布,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藥物卡馬替尼近日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臨床急需進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第二批目錄,獲批在廣州現代醫院使用。此舉讓大灣區乃至全國的MET外顯子14(METex14)跳躍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夠同步使用到港澳地區已上

健康新聞

“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不是“放松”信號

1540

3月15日晚,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進一步完善病例分類收治措施。新版診療方案作出了多處調整,提出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如病情加重,轉至定點醫院治療。“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是第九版診療方案最引人注目之處。第八版診療方案在治療方面明確,疑似及確診病例應在具備有

健康新聞

生物類似藥:比“李逵”更好的“李鬼”

437

  生物類似藥:比“李逵”更好的“李鬼”科技日報記者3月14日從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獲悉,該院曹曉滄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炎癥性腸病》上發表最新研究稱,他們通過2例對修美樂過敏的克羅恩病患者在藥物治療中用藥的轉化,發現那些對原研藥輔料成分過敏的患者,使用不含過敏成分輔料的生物類似藥,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

健康新聞

安徽省造血干細胞捐獻突破400例

534

中新網合肥3月15日電(記者 吳蘭)3月14日和15日,安徽省合肥市志愿者鄒揚揚、張西光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先后捐獻造血干細胞,安徽省造血干細胞捐獻成功突破400例。鄒揚揚是安徽省第400例、合肥市第9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目前在合肥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工作,父母和姐姐都曾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而且父

健康新聞

戴上動態心電圖不敢動?大可不必

1777

心慌、心臟突然“突突”地跳、心臟跳得忽快忽慢、心里空落落的、心臟跳得慢沒有勁兒……生活中有不少人在出現心臟不舒服時大致都會用上這樣的描述。有的人還伴有乏力、虛汗、喘憋、胸痛等不適。這時醫生有可能讓患者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以便全天候了解心臟的健康情況。但由于很多人對于動態心電圖檢查存

健康新聞

初春時節 謹防心情患“感冒”

927

冬春交替時節,不僅會因溫差變化大而容易生病,還有可能讓心情也染上“感冒”——這是各類精神障礙復發高峰時期,約占全年復發率的65%—70%。問題來了,我們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波動呢?如何掌握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呢?心理行為醫學科的醫生就來給大家做解答。冬去春來 易擾亂這些物質分泌抑郁障礙是一種常見、高

健康新聞

中西醫結合,骨科大有可為

1993

  中西醫結合,骨科大有可為(醫聲)剛剛落下帷幕的北京冬奧會,點燃了很多冰雪運動愛好者的激情。但在滑雪滑冰運動中,若身體不協調或者速度快反應不及時,很容易“三步一小跌,五步一大跌”,傷及筋骨,導致軟組織挫傷、韌帶斷裂、肌肉拉傷、骨折等,這也讓很多人感嘆“雪道盡頭是骨科”。在此,清華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健康新聞

專家:卵巢癌創新藥納入新版醫保目錄 患者負擔進一步減輕

1427

在中國,卵巢癌是婦科生殖系統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之一,死亡率高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2022年3月8日是第112個國際婦女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獲悉,隨著《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1年)》(簡稱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落地和卵巢

健康新聞

女子飲酒十年致多器官衰竭 專家:喝不醉不代表不傷身

909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畢傳華 楊京)28歲女子王麗(化名),有近10年飲酒史,酒量一路看漲。很少喝醉的她,近日喝醉后消化道出血休克。醫生檢查發現,其多器官衰竭且有腦部萎縮,經過兩天搶救脫離生命危險。王麗家住武漢市硚口區,十八九歲時就開始靠飲酒緩解焦慮和憂愁情緒,逐漸養成了習慣,每天都要喝上不少。這些年下

健康新聞

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新突破 或讓食管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1799

中新網廣州3月6日電 (蔡敏婕 左嬌蕾)食管癌是消化道領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專家團隊近日共同完成了一項大型前瞻性Ⅲ期臨床研究(JUPITER-06),創建了晚期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新方案。研究顯示,新方案延長了食管鱗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上述研究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王峰

健康新聞

罹患罕見脊柱腫瘤的境外輸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上海成功獲救治

1806

中新網上海3月4日電 (陳靜 王根華)記者4日獲悉,一位罹患罕見脊椎腫瘤、雙下肢完全癱瘓的境外輸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上海不僅核酸檢測結果轉陰,還成功接受了多節段腫瘤精準切除與重建術,有望重獲健康人生。記者當日走訪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時獲悉,旅居英國的44歲陳女士,在8個月前突然感覺

健康新聞

推進檢查結果互認讓患者少折騰

1236

去醫院看病做檢查,換一家醫院就要重新檢查一遍,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這個困擾患者已久、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如今有了實質性解決方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醫療機構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檢查結果互認難

健康新聞

新疆首例“換心人”迎來19歲“心生”

637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3日電 (陶拴科 繆文琴)3日,新疆首例“換心人”李慶仁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臟外科醫護人員的祝福聲中迎來19歲“心生”。據介紹,2003年3月3日,自治區人民醫院為患有“擴張性心肌炎”的李慶仁成功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2009年,李慶仁的兒子出生了,

健康新聞

突發性耳聾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663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聽力問題本多發于中老年人,但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突發性耳聾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趨向年輕化。今天是第23次全國“愛耳日”,專家提醒,“突聾”在發病后一至兩周內治療效果較好,如出現相關癥狀一兩天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北京同仁醫院專家介紹,突發性耳聾指的是突然發生的、原因不

健康新聞

全國愛耳日科普:關于耳朵 你必須知道的幾個真相

1965

中新網合肥3月2日電(費秦茹 韓蘇原)3月3日是第23個全國“愛耳日”,“耳朵有兩個重要的功能,一個是聽覺,聽不清或聽不見稱為耳聾;另一個是平衡覺,平衡的破壞多則表現為眩暈。”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張小青介紹,耳痛、耳聾、耳鳴和眩暈是臨床最常見的耳部不適,除了少部分先天患者之外,大部分

健康新聞

青海首家肺高血壓專科門診開診

1388

中新網西寧3月2日電 (記者 孫睿)3月2日,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肺高血壓門診正式開診,這也是青海省首家開設該門診的醫院。中組部第22批援青博士團成員,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掛職副院長樊紅光介紹,肺高血壓是一大類以肺動脈壓力增高為特征的心肺血管疾病,往往引起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肺高血壓已經

健康新聞

做實醫療檢查結果互認

851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醫療機構應按照“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質量控制合格為前提,以降低患者負擔為導向,以滿足診療需求為根本,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的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管理辦法》自3月1日起施行。以前,患者每換一家醫

健康新聞

誰動了他們就診卡的賬戶余額?

772

“主任,找到了!監控視頻顯示,凌晨2點收費窗口沒有群眾來繳費,收費員許某某卻異常忙碌。”不久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紀委監委對市屬醫療機構開展醫德醫風專項督查時,某三甲醫院保衛科提供的一段蹊蹺視頻畫面成了核實問題線索的突破口。此前,專項督查組成員小楊在盤點該三甲醫院門診退費財務憑證時,通過比對發現許

健康新聞

年輕人,你的耳朵還好嗎

1807

年紀輕輕耳鳴不止,整宿地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早上起來頭暈目眩,站起來就想吐,吃了東西也不見好轉——年輕人,該好好照顧你的耳朵了。今年的3月3日是第二十三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耳鳴引發因素多,習慣良好可預防27歲的黎海(化名)最近的生活被工作填滿,夜晚、周末都

健康新聞

超六成青少年曾受皮膚疾病困擾,規范就醫拒絕“容貌焦慮”

507

2021年6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接診了一個男孩。男孩的媽媽描述,孩子從1歲開始皮膚出現異常,當時的診斷是過敏、皮炎。然而治療后情況并沒有好轉,母子倆從此踏上了漫漫求醫路。來到張建中這里問診時,男孩的肘部、脖子、眼瞼上都是皮疹,而且癢得厲害,孩子不停地抓。經檢查,張建中診斷,男孩患上的

健康新聞

上廁所不小心撞到頭 40歲高度近視男子視網膜脫離

1221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彭錦云 楊蘭)高度近視的王先生,半年前不小心被門框撞到了頭,自此右眼看東西一直模糊不清,近來感覺眼睛像被一塊布蒙住了。2月24日,他去醫院就醫,被確診為視網膜脫離及繼發性白內障。醫生表示,對于高度近視患者來說,有時候一些小磕碰會對眼部造成極大的損害,千萬不可大意。今年40歲的王先生

健康新聞

因罕而聚明天更好

184

70%罕見病患者在兒童期發病今天是第十五個國際罕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因罕而聚明天更好”。目前,全球已知罕見病有7000多種,超3億罕見病患者,中國罕見病患者超過2000萬。70%的罕見病在兒童期就已經發病,兒童期的診斷至關重要。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呂俊蘭教授,診斷罕見病脊髓性萎縮癥已經三十多年

健康新聞

粵溶酶體貯積癥診療協作組成立 首批20家醫院規范罕見病診療

220

中新網廣州2月26日電 (記者 蔡敏婕)國際罕見病日即將來臨。為逐步實現罕見病早診斷、早治療、規范管理的目標,廣東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癥診療協作組26日在廣州成立。廣東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癥診療協作組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黃海威教授表示,協作組的成立可以幫助進一步緩解當前患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情欲小说app下载|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 一区两区三不卡|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国产igao视频网在线观看hd|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a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婷婷久久五月天|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欧美在线视频网| 国产人妖xxxx做受视频| 欧美日韩高清性色生活片|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被民工蹂躏的雯雅婷|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国产资源在线看| 在线观看视频日韩|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 国产凌凌漆国语| 18末成年禁止观看试看一分钟| 快播电影网日韩新片|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0588影视手机免费看片| 国产视频你懂得|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 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