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喉癌患者重獲希望之“聲”
2022年8月26日,著名頭頸外科專家屠規益與世長辭。人們尊稱屠規益為我國頭頸外科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在他本人看來,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為什么率先在中國開始喉的部分切除手術?是為了讓病人能夠說話。”而這,源于他1963年調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時發生的一件事。一位喉癌病人,在全喉切除的手術后,
2022年8月26日,著名頭頸外科專家屠規益與世長辭。人們尊稱屠規益為我國頭頸外科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在他本人看來,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為什么率先在中國開始喉的部分切除手術?是為了讓病人能夠說話。”而這,源于他1963年調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時發生的一件事。一位喉癌病人,在全喉切除的手術后,
科技日報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醫學》雜志2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飲食沖動相關神經活動模式引導的腦刺激,能改善兩名暴食癥和重度肥胖患者的進食自控力,促進減重。這一結果來自一項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證明了生理機制引導的閉環式深部腦刺激在治療失控進食患者方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失控(L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15歲~如果30歲之間的青少年被診斷為糖尿病,2型糖尿比1型糖尿病患者更難活到50歲經過幾年的診斷,青少年2型糖友往往有更高的心血管風險或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導致過早死亡預防2型糖尿病的重點是控制體重肥胖患者往往容易患2型糖尿病。因此,運動減肥是肥胖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
所謂“動則不衰,用則不退”,近年來“生命在于運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民間常有“打羽毛球治頸椎病”的說法,運動對于骨科疾病是否有治療效果?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曾春作出解答。“適當運動對人的骨骼健康是有益處的。”曾春介紹,醫生在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等類似疾病的時候會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他們研制出一種水凝膠基軟骨替代品,這種替代品比真軟骨更堅固耐用,基于這種水凝膠的植入物可在不替換整個關節的情況下,替換磨損的軟骨并減輕膝關節疼痛,有望成為膝蓋疼痛患者的福音。為制造出這種新型凝膠,研究團隊將再生纖維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一個國際聯盟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個體遺傳缺陷以不同方式導致心力衰竭。該研究基于對健康和衰竭心臟的心臟細胞進行的首次全面單細胞分析,從而確定導致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分子和細胞機制是由每位患者攜帶的特定基因變異體決定的。由來自北美、歐洲和亞洲6個國家的53名科學家共同開
肥胖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之一,不僅影響美觀,也影響人類健康,是2型糖尿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肥胖者內臟脂肪的積累會增加胰島的負擔,最終導致胰島功能衰竭和2型糖尿病。因此,預防2型糖尿病的重點是控制體重,運動是控制體重的最佳方法。糖尿病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慢性病,2型糖尿病患者占很大比例,但2型糖尿病是由
肥胖是現代許多人會患的疾病,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飲食都很好,但缺乏運動和肥胖,疾病對患者的危害很大,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可能誘發很多疾病,很多人會鍛煉減肥,但在鍛煉減肥或有很多誤解。誤解1:運動強度越大,效果越好:減肥者的運動應遵循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因人而異是指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肥胖情況,不
夏季到了,你是不是也正因為趾(指)甲發灰、增厚、脫屑、沒有光澤而不敢伸手或無法穿美美的涼鞋?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灰趾(指)甲”的防與治。出現這些癥狀指甲已被真菌入侵灰趾(指)甲的官方名稱為甲真菌病,顧名思義,即指甲或趾甲被真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由于甲表面常有黃、灰、褐或黑色變,俗稱“灰趾(指)甲”。
7月1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應對鼠疫疫情工作指揮部發布公告,寧夏回族自治區確診一例區外輸入性原發性鼠疫(腺鼠疫)病例。當日,寧夏已啟動鼠疫疫情防控四級應急響應。鼠疫有哪些危害?是如何傳染的?需要警惕嗎?寧夏衛健委網站截圖近4年來確診鼠疫病例11例主要發生在內蒙古和寧夏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脫發已經成了不少“壓力山大”的年輕人的標配。不過,有一種年輕女士的脫發并不簡單。可能與婦科一種內分泌疾病扯上關系。脫發可分為正常脫發和異常脫發,即生理性脫發和病理性脫發。通常情況下,人每天脫發數量約為60至100根,秋冬季節,掉發略增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若連續一段時間脫發數量超
英國科學家對約2.1萬英國人開展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只喝一小杯葡萄酒都有可能導致患上老年癡呆癥或帕金森病。這項迄今規模最大的研究表明,飲酒會抑制一種控制人體對礦物質吸收的激素,從而加劇認知衰退。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志。在該研究中,牛津大學阿尼婭·托皮瓦拉團隊對2.1萬名年
近期,武漢報告一例霍亂病例,根據官方通報,目前患者經過有效診治,病情已經得到控制,癥狀已經消失。霍亂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病發高峰期在夏季。由于發病急、病情重、傳染快、傳播廣泛,在我國,霍亂被列為甲類傳染病。霍亂如何傳染?如何避免被感染?夏季到來,如何避免急
近日,多地出現高溫天氣。醫院接診中,由于戶外運動時間過長導致中暑和熱射病的患者增加。專家指出,在酷暑時節,盲目追求“夏練三伏”是不可取的。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專家韓小彤介紹,熱射病又稱重癥中暑,是一種致命性急癥,以高熱和意識障礙為主要特征,患者因高溫引起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從而發生器官損傷甚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烈日炎炎,人們經常感到胃口不佳,疲倦煩躁。貪涼熬夜等生活習慣也使很多疾病不請自來。在夏日科學養生,不僅可以預防常見疾病,還能夠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那么夏日養生應該注意什么?哪些事情需要避免?安享夏日,調和脾胃是關鍵古代著名醫學家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指出,“脾胃內傷,百病由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從重癥病房爭分奪秒地救治,到城鄉社區挨家挨戶地排查;從工廠車間加班加點地生產,到科研實驗室夜以繼日地攻關……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前線,廣大基層共產黨員用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共產黨員,就是在生死關頭沖鋒陷陣的那一個24小時,轉運140
夏天做過磁共振檢查的患者,想必都對設備機房的“寒冷”印象深刻:頂著高溫來到醫院檢查的患者一個個汗流浹背,但當磁共振檢查室大門緩慢打開,一股寒氣撲面而來,使得站在門口的人不禁打個寒戰,哈出一口白氣……這是夏天發生在放射科檢查室門口的日常。今天放射科的醫生就來揭曉答案。夏季驕陽似火,酷暑難耐,人們都紛紛
本報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張景華、董城 通訊員段雨彤)“19日發現的社會面病例再一次為我們敲響警鐘:疫情防控決不能有絲毫松懈。要以最快速度做好新發疫情處置,邊流調、邊排查、邊管控,嚴防疫情風險外溢。”6月2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1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印發《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加強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提高門診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通知要求,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提高患者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引導患者有序就診,減少院內等候時間。同時,應當根據就診量變化動態調整各掛號途徑號
辛育齡在中日友好醫院(翻拍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田曉航)記者8日從中日友好醫院獲悉,“七一勛章”獲得者、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6月7日22時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辛育齡始終關注人民健康,把畢
刺癢難耐的“蚊子包”很可能是蕁麻疹全身多個部位起“蚊子包”,刺癢難耐,難道是越冬的蚊子開始出來“搞事情”了?其實,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蕁麻疹。好好的怎么就弄了一身包呢?今天,醫生就來帶您了解這種“聽上去就癢”的疾病。帶您認識蕁麻疹的“大家族”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約30%的人一
近期,隨著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整體趨穩向好,部分重點企業也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記者從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從5月16日起,上海將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目前,上海市9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復工4400多家,占比接近50%。其中金山區、青浦區、奉賢區、松江區等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全
新華社上海4月23日電(記者袁全、胡潔菲)記者從4月23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當前上海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新增陽性感染者總量基數大、仍處于高位波動,總體在封控區、管控區、集中隔離點內發現。據悉,22日增加幅度較大的區有:浦東新區(較前日增加約3000例)、松江區(較前日增
常規超聲作為基礎的篩查手段,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在我們“超人”的日常檢查中,有一部分人的檢查結果是陰性的,患者對此多有怨言,“哎呀,又沒什么事,那怎么還是不舒服?”“這錢又白花了”……對此一部分人表示不能理解。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很多疾病不是超聲的診斷專長 常規超聲作為基礎檢查手段不是萬
17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實驗中心主任高春芳就目前仍在進行的高頻次核酸檢測的原因做了說明。高春芳表示高頻次重復多次檢測非常有必要,同時也是目前疫情防控當中非常有效的手段,具體原因如下:首先任何感染性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潛伏期,新冠病毒感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