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消費已逐漸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互聯網助力數字消費發展藍皮書》顯示,當前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超過9億人。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當下,以網絡購物、網絡直播、數字文化等為代表的數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數字消費正在成為擴內需、穩增長和促轉型的重要動力,為經濟增長點燃“新引擎”。
數字消費成為新熱潮,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平臺經濟的興起,推動了消費場景從線下拓展到線上,消費對象從實物拓展到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國貨“潮品”消費表現亮眼,網購用戶中,購買過國貨 “潮品”的用戶占比接近六成,66.5%的國貨“潮品”用戶認為,國貨品質已不輸國外品牌。互聯網助力文旅出行消費,短視頻平臺文旅內容刷屏,通過打造文旅IP熱點,帶動 “縣域游” “小城游”等冷門旅游持續升溫,助推 “城市漫步”“露營經濟” “夜經濟”等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智能消費等新消費模式也成為重要消費增長點:25%的網購用戶近半年來購買過綠色節能產品,購買過健康和養生類產品的用戶占網購用戶的26.1%,購買過智能家居產品的用戶占網購用戶的25%。
數字消費塑造新模式,新消費格局加速形成。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商店“上網”營業;電商平臺推出各種活動,帶動新一輪購物潮;手機下單即刻配送,打造多元零售場景……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在各個消費場景中深入應用,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即時零售等各類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不斷形成數字消費的新格局。直播、短視頻、內容電商模式正在成為影響數字消費決策的重要因素,觀看短視頻或直播的用戶中,71.2%的用戶因觀看短視頻或直播而買過商品,53.7%的用戶經常收看直播帶貨。即時零售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數字消費新模式,數據顯示,使用包含閃購、即時配送、同城配送或“小時達”等服務的即時零售用戶,已占網購用戶的26.4%。即時零售消費通過挖掘商超、送藥、買菜、跑腿等生活服務領域的消費潛力,將消費邊界從固定場所擴展至上班途中等各類動態化場景,讓消費者盡享便利生活。
數字消費催生新勢力,新消費群體日益崛起。隨著互聯網技術紅利不斷惠及全體網民,數字消費用戶群體逐漸打破年齡、性別、地域等因素限制,“00后”、“銀發族”、農村群體等數字消費新勢力日益活躍。“90后”“00”后是數字消費主力軍,其中“00后”網絡購物使用率達88.5%,在個性化消費、國貨消費、智能消費等領域較為活躍。“銀發族”是數字消費的重要增長極。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網民網絡購物使用率為69.8%,其中“銀發族”在健康醫療、文旅出行消費中表現突出,健康型、享受型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農村網民是數字消費的重要潛在力量,農村網民線上消費能力不斷增強,網絡購物比例達76.7%。他們更熱衷于在短視頻平臺購物,使用比例高于城鎮網民1.2個百分點。
數字消費成為消費新趨勢,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培育壯大數字消費,需要不斷擴大數字消費用戶基數,引導培育健康綠色、智能化、個性化消費理念。同時,以消費群體結構變化為指引,通過產品創新以新供給拉動新需求,形成消費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