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西湖區的西溪濕地畔,一座名為“銀發西溪Mall”的綜合性康養生活方式體驗中心于近日開始試營業。這里是當地首個聚焦“銀發族”生活服務的創新空間,也是一座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的“未來養老體驗場”。
記者了解到,“銀發西溪Mall”以“科技養老”為核心,將AI賦能與適老需求深度融合,集康養生活、文娛社交、智能體驗、健康管理、商業服務等于一體,旨在讓“老有所養”升級為“老有所享”。
走進其一樓的“科技4S體驗館”,可以看到陪伴型機器人、腦波助眠器、智能助行外骨骼等多樣的智能設備。它們的作用不是擺設,而是用融入生活細節的場景搭建,讓科技服務于人。
例如西湖康養集團即將首發的第一代康養機器人,其實現了“緊急響應+生活服務”雙功能——若家中老人出現緊急情況,它能第一時間聯動家屬端與運營端,抓住黃金搶救時間;對于臥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通過腦機接口即可操控機器人,解決生活需求。
這里的3D打印咖啡機每天都會吸引不少老人駐足體驗。通過該設備,老人可以喝到由機器人制作的“印著自己笑臉”的咖啡。一位老人說,“以前總覺得科技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發現它能把日子過得很有意思。”
“通過科技展示,老人可以真正了解并使用這些產品,提高生活質量。”“銀發西溪Mall”相關負責人介紹。
“銀發西溪Mall”的二樓設置了科技健身房。與傳統健身房不同的是,這里沒有“硬核”器械,取而代之的是融合游戲化管理的智能設備。
現場,一位體驗者正在一顆巨大的控制球前,面對屏幕前進行協調性訓練。這看似是玩游戲,其實可鍛煉大腦與身體的配合。健身房旁的“微壓氧艙”則提供了另一種健康保障,使用者進入艙內15分鐘后,血氧飽和度可提升至90%左右,能有效緩解身體疲勞、改善大腦狀態。
此外,該空間該設置了適老智能體驗區,相關產品的應用場景涵蓋臥室、客廳、餐廳、廚房、衛浴等。例如語音控制的“小智管家”可以輕松開關燈光,根據長者生活習慣自動調節光照強度;廚房臺面具備智能升降功能,電動調節水盆、灶臺高度,減輕關節壓力;衛浴區則安裝了感應扶手和抗菌材質設施,防止滑倒及交叉感染……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設計不僅適用于新建住宅,也可通過嵌入式改造適配普通家庭,讓“適老”不再“大動干戈”。
據了解,“銀發西溪Mall”的出現標志著西湖區正推動養老模式從“傳統照料”向“科技賦能”轉型。接下來,在借科技之力拓展生命“寬度”方面,這座杭州傳統城區的探索值得更多關注。(王逸飛 駱盈穎 朱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