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悠享龍江·銀旅號”舒適型銀發主題專列從黑龍江始發,這一專列通過對車體進行適老化改造,不僅推出文娛車廂,還設置了智慧健康屋,配備了脊柱專家理療床、智能生物能量儀、AI健康篩查儀等專業康養設備,提升了銀發游客出行體驗。
養老服務重在“適老”。從溫馨舒適的銀發專列,到設施完備的養老社區,再到貼心周到的居家養老服務,當前,更加多樣化、精細化的養老服務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對高品質養老生活的向往,為他們的晚年時光增添了絢麗色彩。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進一步激發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活力,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這一要求為養老服務產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提供更加舒適、優質、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
當前,老年消費市場呈現出諸多新特征。一是個性化定制,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偏好,提供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如定制化的旅游線路、個性化的餐飲搭配等。二是專業化服務,引入專業的醫療、護理、康復等團隊,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三是智能化應用,借助智能科技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如智能健康監測設備、適老化智能家居等,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舒適、便捷、安全。
多樣化的養老服務不僅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更有力推動了銀發經濟的繁榮,帶動旅游、醫療、餐飲、住宿等多個產業協同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同時應看到,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仍面臨一些難題。例如,服務資源供給不夠多元,部分養老機構仍以基本生活照料為主,缺乏專業的醫療康復、心理疏導等服務。機構運營質效有待提升,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市場活力不足。專業人才缺乏持續供給,養老機構中營養師、康復師等專業人才稀缺,從業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待遇不高,人才流失嚴重等。
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需多方發力,共同施策。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加大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化水平,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和激勵機制,提高從業人員的待遇和社會地位,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投身養老事業;推動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規范服務流程和質量標準;持續創新服務模式和產品,結合“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出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積極探索發展旅居養老、文化養老等新型養老模式,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