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多地迎來持續性降溫天氣。10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華北、華東等地降溫幅度達4-6℃。伴隨氣溫波動,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
據中國氣象局10月31日新聞發布會披露,預計我國將在今年秋季后期進入拉尼娜狀態,并可能持續至2026年初。受其影響,今年冬季氣溫“冷暖起伏大”,階段性變化明顯。國家衛生健康委也在近期發布會上提示,公眾需注意氣溫驟降與晝夜溫差對健康的影響。
在傳統觀念中,咳嗽常被歸因于呼吸系統問題。然而,醫學研究表明,相當一部分頑固性咳嗽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中醫理論中“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觀點,在現代臨床中也得到進一步驗證。
寧夏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教授郭斌指出,脾胃虛弱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積中焦,尤其在冬季陽氣內斂時更為明顯。食積生濕成痰,痰濕上逆犯肺,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從而引發咳嗽。這一病理傳導路徑揭示了脾胃與呼吸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系。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孫林娟在衛健委發布會上強調:“脾胃是后天之本,任何有效進補都依賴于脾胃的運化功能。”她建議,冬季飲食應避免滋膩,多選擇雞肉、鴨肉、深海魚及黑木耳、香菇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材,以助健脾養胃。
對于已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等脾胃虛弱癥狀的人群,可考慮使用具有健脾開胃功能的OTC藥物,如昆中藥參苓健脾胃顆粒,并及時就醫。
專家同時提醒,防治咳嗽不僅要治標,更應重視治本。除了調理脾胃,還應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差的場所,必要時佩戴口罩,加強鍛煉、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從而筑牢健康防線,從容應對氣候多變帶來的健康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