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居家適老化改造好事辦好
【新聞隨筆】年輕人喜歡的軟墊沙發,對老人來說可能并不舒適,還會給他們帶來起身難的困擾;精心挑選安裝的浴缸是裝修品質象征,但對腿腳不便的老人來說卻成了安全隱患;地毯或地墊的邊緣會讓老人絆倒,我們最習以為常的標準規格房門都可能將他們的輪椅卡住……如果代入老年人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自己最熟悉不過的家,人們會震
【新聞隨筆】年輕人喜歡的軟墊沙發,對老人來說可能并不舒適,還會給他們帶來起身難的困擾;精心挑選安裝的浴缸是裝修品質象征,但對腿腳不便的老人來說卻成了安全隱患;地毯或地墊的邊緣會讓老人絆倒,我們最習以為常的標準規格房門都可能將他們的輪椅卡住……如果代入老年人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自己最熟悉不過的家,人們會震
據《人民日報》報道,我國平均每年產生的6億至7億部廢舊手機中,回收處理量為2億至3億部。隨著手機更新周期逐漸縮短,手機的報廢量越來越大。“十四五”時期,我國手機閑置總量將達到60億部,二手手機潛藏價值超6000億元。當前舊手機流通的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數據泄露風險、價格不透明、分
我國醫藥工業正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全國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5%,占全部工業比重3.7%,創新藥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在日前舉辦的2024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我國醫藥工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位。202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要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新華視點”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多地已出臺生育支持相關措施,包括經濟支持、服務支持、時間支持、文化支持等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如何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10月21日,民政部召開“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回應了社會關切。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5年來,我國老年人保障制度不斷健全、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在農村養老服務方面,今年,民政部等22部門
工作人員在寧夏2024養老服務業博覽會上向參觀者介紹醫療產品。新華社記者 毛竹攝6小時行走續航能力,15個小時待機時長,全球首款肌腱驅動雙足機器人在VR設備遠程操控下,不但能為老人端茶送水,還能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報警。近日,寧夏舉辦2024養老服務業博覽會,諸多類似全球首款肌腱驅動雙足機器人的科技
本報北京9月12日訊(記者吳佳佳)國新辦12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和積極進展。“國家衛健委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以基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今年9月1日,我國首部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門性法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頒布實施一周年。一年來,在法律制度的有力牽引和保障下,各地各部門在無障礙設施建設、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方面不斷發力,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截至2024年8月30日,102.44萬戶困難重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本期特邀專家
“中醫藥標準化是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是推進中醫藥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可以說,適合我國中醫藥發展的標準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建立。”7月3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朱桂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
在當下快節奏運行的社會中,父母生病時,子女難免要在顧全工作和照料父母之間左支右絀。今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金可可提交一則《關于為父母60周歲以上子女增設護理假的提案》,希望進一步推動上海為父母60周歲以上的子女增設護理假,增強家庭養老保障能力,應對老齡化社會。上海市
28日,天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暨天津市人民醫院擴建三期工程落成啟動。至此,天津市人民醫院率先成為全國同時承擔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和國際應急醫療隊三合一救援職責的醫院。天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配備完善的緊急醫學救援相關專業,包括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神經外科、ICU、血液
“率先在關鍵性、顛覆性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形成新質生產力,對于獲得新一輪發展戰略主動權意義重大。”3月30日,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辦的第二屆大運河醫學論壇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喬杰在作主旨報告時強調,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目前,美國、日本、英國
“記憶門診不應該僅僅圍繞疾病,更多的是應該圍繞健康去做工作。”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主任委員解恒革23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說。當天,由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發起的“START-記憶門診行動”在北京啟動。解恒革在受訪時表示,記憶門診是一種專病門診,設立初衷是為了方便有記憶力減
“2024年,我們將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人群管理等工作,進一步完善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在3月19日召開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介紹,將開展為期3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促進公眾了解自身體重變化,主動調整飲食,加強運動和鍛煉。“體重
3月14日,大學生村醫劉玉潔正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桃花鎮染坊村衛生室的中醫閣內整理消毒好的火罐。為貫徹落實《“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2023年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一種主要由房水循環障礙引發的眼科疾病。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堅曾在青光眼的預防與治療講座中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如果不積極治療,就會造成失明。雖然青光眼的治療手段不斷有新的進展,但是青光眼患者的致盲率仍居高不下,全社會都
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油竹街道居家養老中心,養老管家為老人佩戴智能手表,用于監測日常血壓、心率。 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新年伊始,“銀發族”收到政策“大禮包”。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
【把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2.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15.4%。當下,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與養老服務“不適老”之間存在一定矛盾。如何實現健康老齡化,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是全社會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其實,老齡化不是問題,不適應才是問題。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意見》提出4個方面26項舉措,加快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銀發經濟主要是指與老年人群相關的經濟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18日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為充分發揮中醫館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藥綜合服務區的重要作用,解決少數中醫館尚未配備中醫醫師的問題,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中醫館建設 加強中醫
在消費需求激增和國家政策利好的雙輪驅動下,適老化改造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家居藍海消費新風口。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達18.7%;且在我國“9073”的養老格局下,90%左右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如何更好地照顧和關愛老人
“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通過調整上下午門診的出診醫生數量,使出診醫生數過于集中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11月1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在會上介紹,為期三年的“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啟動以來,各級醫院和廣大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鏈條、全覆
【權威部門話開局】 在國務院新聞辦1日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有關負責人圍繞“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護佑人民健康”主題介紹了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中期評估結果顯示,超80%指標已達標;我國成人居民血壓、血糖、血脂檢測率顯著上升……2023年中國慢性病防控大會21日至22日在京舉辦,大會公布數據顯示,我國慢性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怎樣惠及基層百姓?我國慢性病防控面臨哪些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