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慢性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
2023年中國慢性病防控大會10月21日在京舉辦。大會公布數據顯示,我國慢性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488個,縣區覆蓋率超17%;累計有2880個縣區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率達97.3%;公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2年的8.8%提升到2022年的27
2023年中國慢性病防控大會10月21日在京舉辦。大會公布數據顯示,我國慢性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488個,縣區覆蓋率超17%;累計有2880個縣區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率達97.3%;公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2年的8.8%提升到2022年的27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李恒)10月14日是“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記者從14日在京舉行的2023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主題活動上獲悉,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安寧療護服務發展,實施安寧療護人才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已培訓4000名安寧療護骨干醫護人員,全國設有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超4000家,不斷用心
近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舉行。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如期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黨的二十大對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行業的創新成果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中,與衛生醫藥相關的話題備受關注,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區中,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創新藥物等讓人目不暇接。9月3日,在服貿會2023衛生健康與醫藥工業創新服務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強調,生物醫藥產業
“今年以來,明顯感受到身邊的無障礙小細節更多了。經常路過的高架橋增加了無障礙電梯,路面原來有5厘米左右高差的地方改成了坡道,很暖心。”因幼時摔倒導致左側手腳行動不便的上海市民朱蘊青說。無障礙環境建設法9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專門性法律。當前各地無障礙環境建設現狀如何?下一步將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昨天(29日)在京發布《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約4400萬。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失能、半失能的約占40%左右,他們不同程度需要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近年來,我國加快健全以
在國家衛健委17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該委規劃司一級巡視員齊貴新指出,“十四五”以來,國家衛健委積極協調國家發改委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190多億元,加大投資支持力度,加快建設中醫藥“高地”,支持包括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
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快完善農村基本養老服務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要求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
【強信心 開新局】“重大突發事件一旦發生,我們能按類型高效調派國家層面的專家趕赴現場開展傷員救治工作,還可以開展遠程多學科會診。”7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發布會上表示,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應急隊伍共同形成了我國突發事件醫療應急工作的“核
過去十余年來,在國家的持續投入和支持下,我國生物醫藥創新體系初步建成,藥物研發水平與國際接軌,但我國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生物醫藥產業總體“大而不強”的局面仍需改善,要解決這些問題,加強基礎研究是關鍵。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
預計“十四五”末,本市老年人口將達517萬,人口老齡化水平將達到24%,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老齡事業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從推動“創新完善養老服務模式”試點進一步擴大,著力搭建全市統一規范的綜合為老服務平臺,到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李恒)做好托育服務工作是實現“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關鍵。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25日在京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托育服務機構約7.5萬家,提供托位數約350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約2.5個。在當天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召開的全國托育服務工作推進
伴隨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高齡和失能失智老人數量不斷提升,對養老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及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有需求就有市場,適老化中蘊藏著巨大消費潛力。近期,適老化領域政策頻頻。市場監管總局下達一批適老化改造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專項計劃,基本覆蓋老年人日常起居、交通出行、養老照護、旅游休閑、讀書看報、體育健身等
中新社長沙3月25日電 (付敬懿 徐志雄)第七屆中國慢病健康管理與大健康產業峰會25日在長沙開幕,《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No.5(2022)》正式發布。藍皮書顯示,2011年至2020年中國的健康檢查率穩步上升,覆蓋總人口數的30%,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跨越式發展
新冠疫情發生的三年多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抗疫,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疊加的復雜局面下,面對病毒傳播快、防控難與我國人口規模巨大、脆弱人群數量多的突出矛盾,我們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統籌部署了中醫藥健康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等8項重點工程,安排了26個建設項目,進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間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力度。此舉將給老百姓看中醫用中藥帶來哪些利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3日作出權威解讀。加快建設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中醫藥在疾病預防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顧天成)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獲悉,納入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重大工程項目中國疾控中心二期工程3月1日宣布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投用后,將為提升我國疾控系統科研創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撐。推動我國疾控體系改革發展,既要提高人才隊伍“軟實力”,也要提升實驗室及科研平
近日,在海南省屯昌縣海香園沉香種植基地,坡心鎮高坡村村民陳升海和工友們正忙著給沉香地除草。一壟壟沉香樹苗長勢喜人,栽種較早的沉香樹已有一人多高。為了照顧家庭,陳升海選擇了就近到種植基地務工,主要負責除草、施肥等工作,月收入達3000多元。“沉香資源是綠色銀行。”海南海香園投資有限公司種植基地管理人員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中國有效處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的寶貴啟示——三年抗疫實踐系列述評之二新華社記者在一場場艱苦卓絕的戰“疫”中,我國有效處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三年來,我國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病毒致病力在減弱,普及疫苗接種,研發對癥藥物,積
HIV篩查實驗室達到4.9萬個,抗病毒治療定點機構增至6000多個……近年來,我國艾滋病防治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艾滋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12月1日是第35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專家認為,防控艾滋病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行動,每個人都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
編者按“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嬰幼兒照護服務,不僅事關嬰幼兒的健康成長,也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福祉與國家民族的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回顧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時提到“幼有所育”,并就今后民生事業發展作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的重要部署。“十四五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田曉航)記者從5日開幕的第八屆中醫科學大會了解到,“十三五”以來,我國中醫藥領域共獲得23項國家級科技獎項,科技支撐作用更加凸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當天在會上介紹,這23項國家級科技獎項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中醫藥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甘肅省是我國中醫藥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被確定為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示范省、全國首個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入選全國首批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重點區域,獲批隴西高新區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等。中醫藥產業是甘肅省經
國家衛健委日前表示,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面對洶涌而來的銀發浪潮,社區養老逐漸興起并廣受老年人歡迎。陪診、陪聊、陪玩……社區養老如何幫助這屆銀發一族體面老去?服務送到家,
編者按 在剛剛過去的重陽節,城鄉社區、無數家庭、養老服務機構……處處洋溢著敬老愛老的溫馨情愫,“如何讓老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的話題也引發更多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2012年到2022年6月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7.9億人增加到10.4億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