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醫生’,您好,我一直頭暈,想請您幫我看看。”
“這里痛嗎?頸椎有些錯位了,我幫您按摩一下。”
正午時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廣匯社區的文化長廊里,當地居民圍坐在前來義務坐診的醫療隊前,咨詢著各種健康問題。
在吐魯番,“毛醫生”不是一位醫生的名字,而是大家對湖南省援疆醫療隊的共同稱呼。
2022年,第九批湖南省援疆醫療隊在吐魯番市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老人。“94歲”“急性心梗”“休克”,每一個指征在以前的吐魯番都是急救的“攔路虎”。援疆醫療隊通過多學科會診,為老人做了極為復雜的心臟支架手術,老人轉危為安。清醒后的老人迫切地想知道救命的醫生叫什么。
“你們來自湖南,我知道,那是毛主席的家鄉,你們就是‘毛醫生’。是‘毛醫生’救了我的命。”“湖南來的‘毛醫生’,亞克西!”……“毛醫生”這個稱呼,就這樣在當地老百姓中傳開了。
2023年5月,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隊進吐工作,正式創立紅石榴·湖南援疆“毛醫生”醫療隊工作品牌。
今年46歲的張宇,是湖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自今年2月援疆以來,張宇擔任吐魯番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及首席專家,累計接診患者800余例,參與急危重癥搶救30余次,完成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共計346臺次。
讓張宇印象最深的是前不久接診一位維吾爾族小伙的經歷。“當時他因為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醫院,情況非常危急。一進入導管室,患者呼之不應、神志喪失,發生了室顫,電擊除顫3次,隨后又出現了心跳停止,一邊心肺復蘇一邊實施介入手術,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才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急診手術結束后,恢復神志的小伙對張宇說:“‘毛醫生’,謝謝你!”張宇后來才知道,小伙家中還有兩歲多的孩子等著他平安回家。
“湘江水”源源不斷地滋潤著“火洲”百姓的心。目前,湖南省已累計派出10批醫療衛生領域援疆干部。醫療隊在完成醫院工作的同時,積極持續推進“看病潤心”行動,奔赴基層社區、偏遠鄉村送藥、坐診,惠及更多群眾。
今年初,紅石榴·湖南援疆“毛醫生”醫療隊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比起榮譽,更讓大家伙高興的是,“毛醫生”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為吐魯番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力量。
通過“以院包科”等模式,醫療隊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完善“師帶徒”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學員151人,優秀跟學學員后續培養38人,簽訂“團隊帶團隊”協議科室16個,助力4家綜合醫院診療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為吐魯番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師父和徒弟不是隨口說說,徒弟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技能,才能真正‘出徒’。”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隊醫療援疆組組長、吐魯番市衛健委副主任戴亮告訴記者,即便上一批師父回去了,也會遠程配合新一批援疆醫生,對徒弟展開持續指導,“師父還會帶著徒弟參加各類醫療領域的學術會議,讓徒弟把最新的醫療技術和理念帶回吐魯番。”戴亮說。
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隊副領隊、吐魯番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亮介紹,下一步,湖南省還將進一步加大“毛醫生”醫療隊援疆工作力度,爭取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