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人員流動與聚集、境內游和出境游明顯增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日前作出健康防護提示:假期出行時應注意預防諾如病毒感染、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霍亂、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等。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期,主要通過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觸患者糞便或嘔吐物、被其污染的物品、環境等方式傳播。常見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主要防護措施:勤洗手;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盡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肉類、海鮮,水果食用前要徹底洗凈,飲用水應選擇開水或未開封的預包裝飲用水等。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均為蚊媒傳染病,由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叮咬感染者后,攜帶病毒再叮咬他人導致傳播。登革熱主要癥狀包括發熱、疲乏、厭食、惡心以及“三痛”(劇烈頭痛、后眼窩痛、肌肉和關節痛)和“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基孔肯雅熱以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為主。前往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旅行,應注意做好防蚊蟲叮咬措施。當前我國一些地區仍存在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的傳播。
霍亂為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攝入含有霍亂弧菌的水和食物傳播,主要臨床癥狀為不伴發熱的嚴重水樣腹瀉,可導致快速脫水。霍亂的主要預防措施包括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盡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肉類、海鮮和蔬菜,食用水果前需徹底清洗,飲用水應選擇開水或未開封的預包裝水和飲料。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病后,主要癥狀包括咽干、咽痛、咳嗽和發熱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腹瀉、結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轉為重癥的風險相對較高。主要預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猴痘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和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以直接接觸患者的病變部位分泌物、滲出物傳播為主。預防猴痘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與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癥狀者密切接觸,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可疑接觸史和近期境外旅行史。
節假日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也相應增加。外出就餐應選擇證照齊全、衛生條件好的餐飲單位。家庭烹飪時要保持烹飪區域清潔,處理食物前后勤洗手,準備食物時生熟分開,烹飪菜肴要燒熟煮透。不采食不明野生蘑菇和野菜。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02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