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我們的護理工作與平常別無二致,依舊24小時輪轉,應對各類急診手術,做患者穩穩的‘醫’靠。”3日下午4時,剛剛到崗準備值夜班的護士陳曉慶對記者表示,假期人員流動大、戶外活動增多,意外受傷、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等急診量明顯增加,護理人員要隨時站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線。
陳曉慶忙碌的身影,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數千名醫務工作者假日堅守“醫”線的縮影。門診、病房、手術室……他們步履匆匆,爭分奪秒地救治每一位患者。對這群“白衣戰士”而言,這不是任務,而是融入日常的習慣與責任。
“單我們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奧體院區就有200余名護士,平時在70個手術間連軸轉。假期以急診手術居多,像手足外傷、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等都可能遇到。”陳曉慶說,除值班人外,科室還有多位“聽班”人員,假期不能離開市區,24小時待命,隨時接聽緊急電話。一旦遇到重大急診手術,他們必須在半個小時內從家里趕到醫院。
在手術室內,陳曉慶的腳步幾乎沒有停下過,常常這邊患者的病情剛穩定,轉身又要投入下一位患者的急診護理。在他看來,護理人員要勤快心細、反應迅速,遇到急癥第一時間處理,同時要有協調能力,輔助麻醉醫生和其他科室醫生的工作,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作為全國知名的綜合三甲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設有四個手術部,日常手術量處在高位運行。醫護人員工作日不僅要完成每個手術部約兩三百臺室內手術,還承擔麻醉門診、無痛胃腸鏡、無痛氣管鏡、無痛分娩等舒適化診療服務。長假期間,他們以急診手術和重癥救治為主。
在一臺顱內血腫清除術前,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阮洪艷正俯身為患者做全身麻醉,動作輕柔而精準。
“麻醉絕非‘打一針就完事’,而是貫穿手術全程:術前全面評估排除潛在風險;術中密切監測、精準調控護生命無恙;術后疼痛管理幫助患者快速康復。”作為假期值班醫生,阮洪艷介紹,麻醉科醫生是“全科中的專科醫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內、外、婦、兒等全科知識,以應對患者千差萬別的合并癥,同時要精通臨床醫學、生理學、藥理學、危重癥搶救等精密學科。
在人們看不見的戰場上,麻醉科醫生是全程為患者保駕護航的無名英雄。
這個假期,山東省立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醫護人員輪流值班,既要完成提前安排的加班手術,也要隨時待命處理全院危重癥救治、外傷、斷指再植、剖宮產等急救手術,每臺手術短則兩三個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
“假期偶爾會遇到多發外傷休克的患者,多是車禍或高墜導致,需要緊急搶救輸血補液,手術清創探查止血。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繃緊神經,全力以赴去施救。當病人順利蘇醒,平穩送回病房,我們才舒一口氣。”阮洪艷說。
從醫10余載,阮洪艷早已習慣這樣的“假日節奏”。她坦言,選擇醫生這個職業時,就已做好時刻在崗的準備。“隨時隨地救治生命,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這是我們的職業使命,不分周末還是節假日。只要患者需要,我們就一直在。”
手術室內,監護儀的滴答聲此起彼伏,這是生命跳動的節律。每一臺成功手術的背后,都藏著醫護人員的執著堅守和辛勤付出。他們在假日里犧牲休息時間,披甲上陣,筑起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