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象”帶不來流量
近日,關于外賣檔口利用AI技術包裝出“精品堂食店”的消息引發關注。有人特意去探店,發現實地場景與宣傳圖片大相徑庭。真相曝光后,相關商家受到廣泛批評,很多消費者表示,再也不會點這家飯店的餐食。可見,用AI技術營造“網紅門面”的假象,既成不了網紅,也帶不來流量。隨著技術發展,AI生成內容日益逼真,如果被
近日,關于外賣檔口利用AI技術包裝出“精品堂食店”的消息引發關注。有人特意去探店,發現實地場景與宣傳圖片大相徑庭。真相曝光后,相關商家受到廣泛批評,很多消費者表示,再也不會點這家飯店的餐食。可見,用AI技術營造“網紅門面”的假象,既成不了網紅,也帶不來流量。隨著技術發展,AI生成內容日益逼真,如果被
近日,網上流傳“多吃堿性食物瘦得快”的說法,引發不少網友效仿,這是真的嗎?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阮光鋒表示,食物的酸堿性并非依據口感或pH值劃分,而是依據其在人體內代謝后產生的物質殘留來劃分。一般來說,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較多硫、磷等
又到“雙11”,購物車的故事仍在上演。如今,隨著“以舊換新”“綠色家電消費補貼”等國補政策登場,這場關乎年輕人、政策與消費的共振,正釋放出新的活力。過去,人們談補貼,總離不開“便宜”二字。但對年輕人而言,價格并非唯一的吸引力。他們更關心消費背后的意義,是否環保、是否舒適、是否代表一種生活態度。比如,
“昨晚又沒睡好”。這是很多人早上跟家人說的第一句話。大家越來越重視“睡個好覺”,網上的助眠小貼士也隨處可見。但是,有些小貼士執行起來,不僅沒讓睡眠好轉,反而讓失眠更加嚴重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容易被誤解的助眠建議。誤區 早點上床躺著不少人覺得晚上睡不著,那就早點上床躺著,希望花更多時間能等到睡
心血管病的患者在我國有3.4億,是影響我國人口健康的第一大病,更讓人擔憂的是,“農村是心血管發病的重災區,農村居民心血管死亡率增速遠超城市”。9月26日,在中國心臟大會開幕式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胡盛壽說。河南省登封市盧店鎮衛生院內科醫生李紅楓曾遇到一些患者,因為高血壓控制不好而導
早餐店里,塑料杯裝著滾燙的熱豆漿;外賣訂單中,冒著熱氣的粥被盛放在塑料盒里……近日,不少短視頻平臺熱傳類似視頻。相關視頻稱這些盛裝熱食的塑料餐盒會分泌鄰苯二甲酸酯和氟化物等有毒物質,微塑料也會滲透到食物中。部分網友調侃:“手里的外賣突然就不香了”。那么,這些盛著熱騰騰食物的包裝盒,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風
中國消費者協會20日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4)》顯示,2024年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在立法、行政以及社會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頒布實施,進一步夯實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治根基,全國消協組織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76.19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
電商熱銷產品“苗古金貼”,號稱由傳承“千年秘方”的非遺傳承人制作,專攻膝蓋、頸椎等問題。在一些電商平臺,該產品甚至排到了“熱敷貼回購榜”第一名。然而,據媒體調查發現,該“非遺傳承人”的照片實為AI生成,“非遺傳承人”證書由一家機構違規炮制。類似“神醫”“神藥”在網上還有很多,假非遺加上AI生成的假傳
繼“朋克養生”之后,“矛盾美學”又一次顯現在當代青年的消費觀中。他們在吃喝上精打細算,在購買電子產品時貨比三家,卻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一擲千金”。近期,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就青年消費行為和態度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1633份。調查發現,“該省省該花花”的消費態度,在受訪青年的多種消費場景中都有
微信公眾號提問對于孩子來說,電子產品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家長要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能夠正確、合理地管理使用好電子產品呢?專家觀點北京市廣渠門中學附屬花市小學班主任教師王碧璟:孩子愛玩電子產品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只有找準原因,才能更好地走近孩子。比如,電子產品的游戲、視頻、音樂等功能,能滿足孩子對新鮮事物的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昨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廳指導的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見習基地揭牌儀式暨首屆“家庭照護者培訓日”活動在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舉辦。三地民政部門領導為首批20家培訓基地、見習基地單位授牌。今年7月,三地民政部門聯合印發了《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見習
12月13日,殘疾人代表體驗商業大廈里的無障礙衛生設施。當日,北京市東城區殘工委舉辦王府井商業區無障礙環境監督體驗主題活動,邀請殘疾人代表、無障礙監督員以及無障礙專家來到王府井商圈內的商業單位,實地體驗方便殘疾人出行和購物的無障礙愛心設施。近年來,北京市東城區大力推進保障殘疾人權益的無障礙環境建設,
銀發群體正在成為文旅消費生力軍。社交媒體上,很多年輕人討論如何幫父母搶演唱會門票,“90歲老奶奶看演唱會”沖上熱搜。銀發族還成為錯峰出游主力軍,銀齡研學、康養度假等產品銷售火爆,為旅游市場注入新活力。銀發文旅市場興起,不僅反映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現實,也體現了銀發群體生活質量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轉變
手機架在收銀臺前,店里的顧客一覽無余,有的是一桌朋友聚餐聊天,有的是情侶兩人約會吃飯……11月25日晚上9點多,廣東深圳一家火鍋店正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離機位較近的幾位顧客,各種微表情和動作都清晰展示在鏡頭里,顯然他們并未意識到自己正在“被直播”。(11月28日《工人日報》)購物被直播、吃飯被直播、
臨近中午,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八塘街道高嶺村的愛心食堂里已經菜香四溢。記者走訪高嶺村愛心食堂時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用智能烹飪設備為老人們烹飪午餐,老人們在食堂邊吃飯邊聊天。“只需在智能終端機前‘刷臉’,就能輕松登記用餐,真是太方便了。”在愛心食堂享用午餐的老人李立華告訴記者。“一個人在家做飯
普通爽文拍成短劇,卻在某種情況下成了“巨大的隱患”。在北京工作的崔先生近日最煩心的事就是母親沉迷于刷網絡短劇,不僅花了近萬元解鎖劇集,而且性情大變。“老年人沉迷短劇”已成為不少年輕人擔心的社會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不少中老年題材短劇在第三方平臺短劇數據榜單中熱度較高。業內人士則提醒,部分短視頻平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發布2024年10月科學領域流言榜。值得關注的是,“使用藥品給孩子散瞳驗光對眼睛有害”“耳朵有折痕預示冠心病風險”等謠言榜上有名。而這些醫學健康類謠言,很多都來自網絡醫療科普視頻。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醫療科普已成為各大網絡平臺上炙手可熱的內容。這中間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前不久公布了19個新職業,網絡主播位列其中。《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職業主播數量達1508萬人,主要短視頻平臺日均短視頻更新量近8000萬,日直播場次超350萬場。近年來,有的網絡主播在短視頻平臺
直播間驚現“尋親救女”大戲?2021年,主播焦某某編造小女孩玲玲被繼母軟禁、急需手術的悲慘故事,并以為女孩籌醫療費為名帶貨賣玉石,騙取不少網友同情。謝女士在支付1萬多元購買玉石后,發現所謂悲慘故事系編造劇情,于是起訴。日前,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人民法院以焦某某構成消費欺詐為由,判決其“退一賠三”。據悉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9%,增速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7%,比1月份至8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電商新模式快速發展,拉動線上消費增長作用明顯。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際合作與培
寧夏的枸杞、新疆的蘋果、云南的普洱茶、甘肅的冬蟲夏草……近年來,越來越多西部地區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百姓生活。日前發布的《2024淘寶豐收節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農產品銷售增速最快的50個縣中,有23個來自西部地區,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7個省份。其中,青海省玉樹藏族自
食品安全、衛生要求不會因餐館規模較小而降低。博主拍攝外賣“百元挑戰”傳遞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深切關注,這既考驗商家的良心和管理能力,考驗平臺的治理能力,也對食品監管提出了要求。短視頻平臺最近興起了一件新鮮事兒:博主們給外賣小哥100元錢,請外賣小哥帶自己尋找附近最干凈的餐館,并一起在那里吃一頓。這下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加大了對醫療美容行業的監管整治力度,但因不當醫美操作導致的醫療事故仍時有發生。近期,四川樂山一名中年女性在醫美門診因做腰腹部抽脂手術導致去世的事件,再次將醫美行業的安全問題推到了公眾視野的中心。“美容”變“毀容”,“要美”變“要命”,醫美亂象導致的事故,在社
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醫生開始在線分享醫學知識。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聽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識,有助于提升民眾的健康素養。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偽裝醫生、“偽科普”、帶貨賣課博取流量的行為,卻讓醫療健康科普變了味、走了樣。穿上醫生“馬甲”的“網紅”風靡直播間 某短視頻平臺上
一段時間以來,醫療科普短視頻走紅,越來越多醫生通過鏡頭傳播知識,幫助公眾提升對身體健康的科學認識。這類視頻往往提供簡潔直觀的健康信息,互動性、娛樂性強,符合現代人快速獲取知識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短視頻平臺的推薦算法能夠精準匹配用戶健康需求,大大提升觀看體驗,提高公眾健康素養,促進醫患溝通。醫療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