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vs風扇 誰是健康睡眠守護神?
進入七月暑熱難耐,吹風扇和開空調的健康之爭“再現(xiàn)江湖”。有人認為整晚開著空調睡覺可能會得“空調病”,所以夜里吹風扇睡覺比開空調更健康。其實不然,所謂的自然風也并不代表一定健康,氣溫超過人體適應溫度、濕度時,要果斷開空調……最新一期“科學”流言榜揭曉,網羅近期熱門的健康流言,快來看看你中招兒了沒?每月
進入七月暑熱難耐,吹風扇和開空調的健康之爭“再現(xiàn)江湖”。有人認為整晚開著空調睡覺可能會得“空調病”,所以夜里吹風扇睡覺比開空調更健康。其實不然,所謂的自然風也并不代表一定健康,氣溫超過人體適應溫度、濕度時,要果斷開空調……最新一期“科學”流言榜揭曉,網羅近期熱門的健康流言,快來看看你中招兒了沒?每月
下午2時,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陸家嘴中心商場,一家茶飲店前排起了長隊?;兹榇虻住⒑唵握{味、加入牛乳,最后放入現(xiàn)萃的茶葉原湯,一杯現(xiàn)制奶茶就做好了。午后一杯奶茶,給附近上班的張麗提供了滿滿元氣。新式茶飲是一種結合傳統(tǒng)茶文化與現(xiàn)代消費趨勢的創(chuàng)新飲料,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已成為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種流行。茶飲店工
火鍋里面膳食種類多,蛋白質、膳食纖維豐富,加上水煮的烹飪方式,有效避免了多環(huán)芳烴、丙烯酰胺、雜環(huán)胺等致癌物的產生,遠比油炸碳烤類的烹飪來得健康??墒亲分饻p重夢想的你是否又擔心太油膩、熱量太多、脂肪太多……而不得不望鍋興嘆?吃火鍋一定就會變胖嗎?錯,火鍋吃對了,你照樣可以瘦!火紅的鍋底,鮮香的蘸醬,種
編者按:春節(jié)是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日子,但對于一些人來說,也是發(fā)福發(fā)胖的日子。如今春節(jié)假期一轉眼就過完了,大家是不是又發(fā)出了“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的感慨?大餐一頓接一頓,讓腸胃首當其沖受到傷害,吃多了油膩的你是不是此時想吃點清淡健康、適合減重的食物?不吃大魚大肉,吃點啥好?本期幾位專家為大家介紹幾類素凈的食
我們多數(shù)人都有這樣的認知:粗糧升血糖較慢,適當吃粗糧有利于控制血糖。事實上,粗糧是個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糧都有控糖效果,選不對或吃不對時,一些粗糧甚至可以稱為“偽粗糧”,因為它們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細糧還要快。種類選不對 升糖速度快吃起來口感糯糯的糯性的谷物,比如大黃米、小黃米、糯玉米
今年5月15—21日是第八屆全民營養(yǎng)周,宣傳口號為“膳食新指南 健康常相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yè)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時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fā),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
營養(yǎng)理念已在全社會普及,臨床營養(yǎng)學科也進入開枝散葉期。而幾十年前,它的萌芽是埋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營養(yǎng)科老前輩腦海里的。其中,有一位名叫杜壽玢的老人,在國內率先研發(fā)糖尿病食物交換份,讓糖尿病人得到一個平衡膳食;最早開展食物血糖生成指數(shù)的測定,提出在醫(yī)院成立多學科營養(yǎng)支持小組;改革開放后,奔走呼吁,為營養(yǎng)學
草莓比菠蘿吃起來感覺更甜,但草莓含糖量卻遠低于菠蘿;火龍果和獼猴桃的口感偏酸,但它們的含糖量卻遠高于西瓜。“甜”與“糖”似乎天生是一對兒。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認為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不甜的水果含糖量肯定就少。但實際上,吃起來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卻未必少。這是怎么回事呢?水果甜度由糖、酸含量及其比例決定
過度戒糖戒出低血糖,有人吃抗糖產品吃出疾病抗糖:健康生活方式竟成商家“忽悠”手段每日推薦量:油25~30克鹽6克畜禽肉類50~75克魚蝦類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及奶制品300克大豆類及堅果30~50克蔬菜類300~500克水果類200~400克谷類薯類及雜豆250~400克水1200亳升
如今,癌癥已成為一種慢病,學會與癌相處是每位癌友的必修課。比如,如何預防和處理化療導致的脫發(fā)問題,經常感覺疲勞和食欲不振怎么辦等。專家表示,很多問題看似小事,但在抗癌過程中,任何細節(jié)都不可忽視。1.盡可能保持充足睡眠。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中醫(yī)師王東旭說,人在睡覺過程中分泌的一些激素,能夠增
“血壓、膽固醇和體重能顯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這一點已人所共知,但還有一項指標——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能更準確顯示你的健康狀況,卻鮮為人知?!苯眨黄}為《同型半胱氨酸是最準確的獨立健康指標》的網文引發(fā)許多網友的關注。同型半胱氨酸是人體攝入蛋白質中的蛋氨酸轉化而成的,是蛋氨酸代謝為谷胱甘肽(體
編者按今年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提高孤獨癥意識日”,最近的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孤獨癥發(fā)病率已達1%—3%,不再是一種罕見癥,男女比例為4∶1,且50%—75%的患兒伴隨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經濟負擔。對于兒童孤獨癥,許多家長還存在不少認識誤區(qū)。比如孤獨不同于孤獨癥,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