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不胖?新研究發現減肥“開關”
吃得太油、太甜容易讓人發胖,可“管住嘴”又談何容易?怎么能既放心享用美食,又保持身體健康呢?德國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動物實驗發現,“關閉”一種調節脂類代謝的蛋白質,可以讓小鼠多吃不胖。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發現,當小鼠通過高脂飲食變胖時,某種特定長度的神經酰胺分子會在肝臟積聚,而這種脂
吃得太油、太甜容易讓人發胖,可“管住嘴”又談何容易?怎么能既放心享用美食,又保持身體健康呢?德國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動物實驗發現,“關閉”一種調節脂類代謝的蛋白質,可以讓小鼠多吃不胖。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發現,當小鼠通過高脂飲食變胖時,某種特定長度的神經酰胺分子會在肝臟積聚,而這種脂
一生無痛 記憶非凡 這些老人為何如此“超級” 據報道,研究人員對遺傳基因的研究持續了數十年,他們積累的數據表明,老年人中確實有些因為遺傳或其他方面因素,具有異于常人的記憶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對這些特殊案例的研究,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以便研發新的醫藥、療法和鍛煉方式,讓更多的老人受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能降低癌癥死亡風險13%。研究人員分析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10項隨機試驗數據得出上述結論。試驗涉及平均年齡68歲的7.9萬人,隨訪至少3年。研究人員發現,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不能降低患癌癥的風險,但服用者死于癌癥的風險降低13%。英國《泰晤士報》援引研
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服用精神病類藥物可使得老年人易跌倒,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建議醫生在給老年人開藥時慎重把握藥量。相關文章近日發表在澳大利亞健康雜志《澳大利亞處方者》上。研究人員在文章中說,精神類藥物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抑郁癥、疼痛和癡呆癥,但其副作用包括嗜睡、頭暈及視力模糊
咖啡提神,但先前研究顯示,喝太多或許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進而觸發心臟病發作或中風。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一天喝5杯甚至25杯咖啡未必有損心血管健康。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研究人員給8412名成年人做心臟磁共振成像掃描和紅外脈沖波檢測,以評估他們血管血流量的變化。研究人員詢問他們飲用咖啡的習慣,根據每天飲用量
忙碌一天回到家,是爬幾層樓梯當健身還是干脆坐電梯直達?汗流浹背的酷暑中,是喝杯溫開水解渴還是來瓶冰鎮碳酸飲料過癮?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選擇“要健康”還是“要愜意”。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項新研究給出了答案:目標感強的人生活方式更健康。賓夕法尼亞大學安納伯格學院通信神經科學實驗室招募了一些工作中需久坐的
脫氧核糖核酸(DNA)是人體內重要的遺傳物質,過去認為其中相當部分沒有用處,是“垃圾DNA”。但一項新研究顯示,“垃圾DNA”如果發生突變,可能引起自閉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遺傳學》雜志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分析了1790名自閉癥患者的基因組。這些患者沒有自閉癥家族史,其
睡眠好對預防疾病意義重大。美國《中風》期刊刊登的新研究建議,每晚7~8小時睡眠,防中風效果最好。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調查分析了近29萬名成年人的中風發病情況,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年齡、種族、每天睡眠時間、每日運動時間等。結果顯示,每晚睡眠7~8小時,每周保持3~6次運動,每次30~60分鐘,對預防
腎細胞癌是成年人中最普遍的一種腎癌,發病年齡常在50~70歲之間。近日,丹麥一項新研究表明,童年期肥胖者成年后腎細胞癌風險增加。研究由丹麥比斯伯格和腓特烈斯貝醫院的人員完成。他們對1930~1985年間出生在哥本哈根的30萬人的健康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參試者在7~13歲期間,每年接受身高和體重測量。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精神分裂癥影響全世界大約2100萬人的健康。《美國醫學會雜志》近期刊登一項新研究表明,西蘭花提取物有助于治療精神分裂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阿基拉·薩瓦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81位精神分裂癥患者和91位健康人展開了對照研究。參試者平均年齡22歲,其中男性占58%。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電子香煙的香味煙液可能破壞內皮細胞功能,從而增加心臟病風險。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27日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報告,他們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培養內皮細胞,讓它們接觸含有或不含尼古丁的6種不同香型的常見電子煙液。內皮細胞是一種襯于心臟、血管和淋巴管內表面的主要細胞類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抑郁癥,這背后或許和體內炎癥導致快感缺乏有關。根據美國一項新研究,炎癥似乎會令女性快感缺乏的情況加劇,而對男性則沒有這種影響。該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組織開展,報告發表于《生物精神病學:認知神經科學和神經影像學》雜志上。在該研究中,健康男女先都通過一種物質引發、增加體
睡得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影響記憶 新華社倫敦5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28日發布一項研究稱,每天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或者超過9小時都有可能對包括記憶以及反應時間在內的認知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該校團隊分析了近40萬人的健康數據,試圖找到睡眠時長與認知功能之間的可能關系。結果發現,總體而言
影響內皮細胞存活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電子煙并非傳統香煙的安全替代品 科技日報華盛頓5月27日電 (記者劉海英)近些年電子煙在美國很流行,尤其受年輕人喜歡,甚至有許多中學生會覺得電子煙相對安全而嘗試它。對此,27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網絡版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提出警告稱,電子煙并非傳統香煙的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美國愛荷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開展的一項薈萃分析提示,睡得太多或太少的人,死亡或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都會升高,每天睡7小時左右的人風險最低。研究人員在多個專業生物醫學相關數據庫中,系統搜索了2016年12月1日以前發表的相關前瞻性隊列研究,以考察睡眠時間與整體健康人
含糖飲料和果汁可能增加早逝風險 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大多數人都知道含糖飲料不健康,但一項新研究發現,果汁也不會好很多。事實上,經常飲用果汁可能會縮短你的生命。 最新研究作者、埃默里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簡·威爾斯說:“飲用更多含糖飲料,包括果汁、蘇打水和其他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會選擇用嘲諷的方式詮釋自我、表達感受。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一項新研究表明,適度自嘲可以獲得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心理學家將幽默分為四個類型——親和型幽默(講笑話)、攻擊型幽默(諷刺、吐槽)、自我強化型幽默(自嘲)、自我打擊型幽默(自貶)。研究小組招募1068名18~65歲志愿者,采用西
合理飲食是健康必備條件之一,“食物多樣化”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研究證實,食物多樣化還可使早亡風險降低兩成以上。為確認食物多樣化與死亡風險(全死亡、癌癥死亡、循環系統疾病死亡、其他死亡等)的關聯性,研究小組以8萬名40~69歲的日本居民為對象,進行了平均14.9年的追蹤調查
女性一生發生癡呆的風險要比男性高出約50%,而近日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女性初經時間發生較晚、停經較早或切除子宮,患癡呆癥的風險就會增加。美國加州凱薩醫療研究部門的研究人員對6137名女性進行了健康調查與醫療檢查,發現有以下情形女性會有較高的癡呆癥風險:初經發生在16歲的女性,比發生在13歲者,癡呆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研究者發現,久坐令人們的心臟病發病率顯著增高。研究稱,每天只要少坐1個小時,心臟病風險就會降低兩成以上。研究團隊選取了5600多名63~97歲之間的女性參試者,參試者連續7天、每天24小時佩戴測試運動量的設備,隨后研究人員追蹤監測她們的心血管健康狀況長達5年時間。分析結果顯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口腔與頜面部疾病系的研究人員通過長達27年的隨訪發現,拒絕刷牙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會有患心臟病的風險。成人牙齦疾病與心臟病之間的關系早已被很多研究證實,但人們對兒童時期口腔健康如何影響以后的生活知之甚少。新研究為了觀察兒童口腔感染與今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系
非洲國家HIV流行率地圖出爐 將采用精準干預手段控制感染 科技日報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15日在線發表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2000年至2017年47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率地圖,全面展現了該區域的HIV感染情況,揭示了HIV流行率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男性為了事業或為將來給孩子更好更優渥的條件而選擇推遲當父親的年齡,但很少人了解這樣做可能產生的危害。最近,美國羅格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歐洲更年期雜志》上發表論文稱,男性過度推遲生育年齡并不可取,這樣做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伴侶和孩子的健康。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過
怎樣才能使傷口快速愈合?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能在數十秒內完全止住大動脈損傷和心臟穿透傷大出血的仿生水凝膠材料,這種材料的效果已經在動物實驗中得到證實,未來有望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相關研究成果1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快速止血和傷口封閉是心外科和大血管外科的一個巨大挑戰,
都知道吃垃圾食品不利健康。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吃漢堡包、薯條等垃圾食品或引發抑郁。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給老鼠喂食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結果發現,飽和脂肪酸隨血液進入老鼠大腦中的下丘腦區域。這一區域與情緒控制有關。飽和脂肪酸直接影響到下丘腦的關鍵信號通路,會致使抑郁癥狀增多。研究人員還發現,減少磷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