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共托”托起“朝陽與夕陽”
近年來,為更好地解決“一老一小”照護難題,國內多個城市開始試點“老幼共托”一體化模式。所謂“老幼共托”,是指養老設施與育幼設施在空間上緊鄰設置,通過有組織或自發性代際交流活動,促進老幼群體間互利、融合。“十四五”規劃設置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專章,明確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
近年來,為更好地解決“一老一小”照護難題,國內多個城市開始試點“老幼共托”一體化模式。所謂“老幼共托”,是指養老設施與育幼設施在空間上緊鄰設置,通過有組織或自發性代際交流活動,促進老幼群體間互利、融合。“十四五”規劃設置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專章,明確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把全民健身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增強人民體質、保障人民健康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方面,系統謀劃和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民健身事業向縱深發展,譜寫出“體育強則中國強”的嶄新篇章。1.全民健身事業蓬勃
【決勝“十四五”】 “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達79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歲。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
【決勝“十四五”】 “遇到頭疼腦熱的常見病,找到村醫更求才巴就可以解決。”住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洛須村的500多位村民,提到村醫贊不絕口,說他還能為慢病患者、孕產婦和嬰幼兒提供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聯系上級醫院轉診。“十四五”期間,我國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
“民生”二字,重若千鈞。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國家財政的民生導向更加鮮明,民生領域財政投入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以上,規模近100萬億元,資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過上美好生活,是人們的共同期盼,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翻看“十四五”國家賬本,“數”里行間可見政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2024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31.9%……一組組亮眼數據,勾勒出“十四五”時期我國衛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十四五”時期,我國始終將保障人民健康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持續提升衛生健康服務的能力水平、可及性與公平性
人民群眾對住有所居、住有優居的需求一直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當前,“好房子”建設已納入國家議程。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的大問題,在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億大關,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時期,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正在加速構建,中國式養老,繪就最美“夕陽紅”。“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
從身邊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到小而美的文化新空間,“十四五”期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有效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讓文化點亮百姓美好生活。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48個、群眾文化機構近4.4萬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4萬多個。老百姓拿起手機,就能免費聽講座、學藝術、看
【決勝“十四五”】消費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二,過去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5%、今年有望突破50萬億元人民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60%左右……這份亮眼的“十四五”消費成績單,彰顯了國內市場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十四五”這5年,可以說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消費市場頂住壓力,量質齊升——
截至2024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近10.73億人,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40.6萬個,養老床位合計799.3萬張,參加“銀齡行動”的老年志愿者累計超700萬人次……新時代以來,我國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逐步完善,供給能力不斷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老伴兩次意外受傷,多虧‘河西區老年人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9月11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紹,5年來,我國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改善。2024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有8個省份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
醫保騙保行為性質惡劣,是對公共資源的肆意侵占。形形色色的騙保手段,極大侵蝕了有限的醫保基金,對醫療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和病人的合法權益都造成了極大損害。確保醫保基金安全,既需要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基金監管力度,構筑起“利劍高懸、監管常在”的高壓態勢,還需要以法治利劍斬斷伸向百姓看病錢的黑手。隨著法治利劍越
科技日報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張佳星)全國超過12.36億人開通使用醫保碼,就醫買藥實現掃碼結算、刷臉結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從2020年的537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億人次,增長44倍……在7月2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國醫療保
本報北京7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韓飏)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國殘聯主席程凱表示,經過5年努力,我國殘疾人保障水平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殘疾人事業發展朝著高質量發展要求和現代化發展目標的方向邁出了堅實步伐。殘疾人家庭年純收入持續增加,20
本報訊(記者蔣若靜)昨天,北京市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目前全市672家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截至2024年底,本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服務率達69%。近年來
家住哈爾濱市平房區的劉瑩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上了高中,二寶剛兩歲。劉瑩和丈夫都有工作,平時沒時間帶孩子。生大寶時,劉瑩夫妻二人的父母都年輕,帶娃不是什么難題,二寶出生后,父母年紀大了,帶孩子有些吃力。誰來帶孩子成了這個雙職工家庭的一大煩惱。聽說家附近的哈爾濱平房區普惠托育服務中心招收0-3歲的孩子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記者11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近年來,我國護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注冊護士數量以年均8%左右的幅度逐年增加,護理專業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十四五”時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通過加強護士隊伍建設、持續優化護理服務、加強醫療機構護理工作、實施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等,
在當前數字技術革命和消費轉型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電競產業不僅塑造了新的文娛消費場景,也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通過強化政策賦能、建立全產業鏈生態、創新城市更新路徑,電競產業發展新模式逐步構建,在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的同時,也為文化科技協同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了實踐樣本。電競產業不
【專家學思】 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讓城市更宜居、更包容、更智慧,成為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命題。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提出“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既是彌補社區功能缺陷、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短
當前,非遺文旅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各地積極創新非遺展示方式、開發文旅融合產品,非遺消費持續增長。多地適時推出非遺旅游線路,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文旅消費的新亮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遺文旅成績喜人。全國已公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認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00余名。浙江省積極挖掘和利
2013年,《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印發,開啟了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元年;2024年,我國首個關于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綜合性政策文件《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出臺;今年初,我國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關于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10余年來
今年春節假期,縣域消費市場供需兩旺,大江南北,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氛圍。全國各地縣城商超、農村大集市場亮點多,群眾紅紅火火消費忙。縣鄉居民精心挑選自己滿意的商品,既有琳瑯滿目的年貨,又有以舊換新的數碼產品、家電產品等。其實,縣域消費熱并非新現象。這些年,我國縣域消費不斷擴容升級,春節檔縣城電影院一
心理療養中心、特色美術館、書畫教室應有盡有,介助區、介護區、失智照護區一應俱全,不少或年邁或被疾病困擾的老年人在細心照料下得以安享晚年。一些康養機構將醫療護理和生活護理相結合,為老年人量身打造適合的養老服務;還有的充分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稟賦,推動發展文旅康養,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康養選擇,也為
深入組織實施新時代“銀齡行動”、制定低收入人口認定辦法、提升兒童福利服務水平……事關2025年民生保障網,12月30日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信息量滿滿。著力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截至2023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97億,占總人口的21.1%。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