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
近日,重慶一家養老院里的高考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視頻中,老人們正在考數學,有的認真地在答題,有的接到電話就直接走出教室,有的還特地帶了放大鏡,“監考老師”拍視頻時忍不住大笑。
每年夏季高考,廣受各界關注。對于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們來說,由于年齡偏大等原因,顯然無緣參加高考了。然而,在上述這家養老院里,老人們則體驗了一次“高考”:6月6日下午,這家養老院舉行了老年高考,教室黑板上寫著考試科目為數學,考試時間14時30分到15時30分,教室內的老人們各自坐在座位上,認真地進行著答題。
顯然,這多少有點“應景”的味道,即在全國高考來臨之際,養老院組織了自己的“高考”。這一活動安排,讓養老院的老人們從高考的旁觀者變成了體驗者,不僅在時間上“應景”,在活動內容上也“應景”。當社會公眾關注什么,養老院就為老人提供什么,這種“應景”式的服務,值得肯定,既讓老年人有新體驗,也對其他養老院有啟示。
來自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達40萬個、床位820.6萬張,很多養老院都“一床難求”。而每家養老院安排的活動是否豐富多彩,是否滿足入住老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關系到養老院聲譽與“生意”。
在物質生活不匱乏的這個時代,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生活,是每家養老院面臨的新課題。上述重慶這家養老院,因時因需推出趣味高考,給老年人帶來了多重價值。除讓老年人體驗到“高考”,還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并給參與老人帶來了快樂。另外,考試題包括加減法、數數、看鐘表時間等簡單的數學題,有助于健腦,可防止癡呆。
從一些細節就能看出養老院與老人都很重視這種趣味高考。比如,試卷全部都用了大號字體,可方便老年人看清試題,這種服務可謂無比貼心。而老人們也并不是以“玩玩”的心態對待考試,有的老人不僅積極參與考試,考試后還很關心分數。有的老人家屬也關注這種趣味高考,這些都會讓大家覺得活動更有意義,也會激勵養老院不斷推陳出新,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
我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階段,且老齡化程度仍在不斷加深,由于老年人口基數大,加之養老觀念的轉變,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在養老院里養老。而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們,不只是為了吃飯、生病等日常生活有人來悉心照顧,更希望在養老院獲得更多精神層面的體驗,享受更多優質的服務,使老年生活質量得到升華,而不是來養老院混日子、打發時間。
所以,不僅不同的養老院要不斷創新服務,要經常帶給老人驚喜,而且,政策層面也要鼓勵養老機構創新服務。比如,有關方面既可以對養老院創新性活動進行評選表彰,也可出資向社會征集有新意的養老活動方案,優秀方案供養老院實踐。總之養老服務要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