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合作儀式現場(從左到右:醫聯COO游由、中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鋒、中電健康基金合伙人宋雨)
12月28日,中國領先的實名醫生平臺醫聯與中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中電數據”)共同開啟主題為“連接·賦能·生態”的戰略合作發布會。雙方宣布,未來將在保險核保、控費和新險種開發、醫藥研發的數據分析、醫療數據單病種應用服務等方向展開深度合作,重點試行以區域為單位的健康維護組織(以下簡稱HMO)計劃。此前,醫聯獲得由中電健康基金戰略投資,華興新經濟基金和老股東騰訊、紅杉中國參與投資的4億元C輪系列融資。
“1個平臺,3個連接” 醫聯如何為醫健產業賦能
發布會上,醫聯、企鵝醫生創始人兼CEO王仕銳詳細闡述了醫聯即將在2018年開啟的“1個平臺,3個連接”全新商業模式。“‘1個平臺’即持續構筑醫聯實名醫生平臺,借助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醫聯致力成為提供醫生服務與醫療解決方案的‘超級連接器’。‘3個連接’指包括醫療機構、藥械廠商、保險公司在內的與醫聯產生‘連接’的商業生態。”王仕銳強調,中國醫改重在供給側,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政策的放開是醫健產業革新升級的重要催化劑,而醫生資源的合理分配則是政策落地的關鍵因素,擁有43萬實名認證醫生資源的醫聯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將為整個醫健產業賦能。
在連接醫療機構方面,醫聯將為包括基層醫院、診所等在內的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醫生、藥械耗材、醫聯體建設、AI輔助診療系統等全方位解決方案。在與藥企合作層面,醫聯目前已經和國內外數十家藥械廠商展開合作,未來,醫聯還將基于中電數據資源優勢,為更多藥械廠商提供包括學術內容推廣、CRO臨床藥品研發、市場數據分析等多元化解決方案。在連接商業保險方面,醫聯將攜手眾多商業保險合作伙伴在新險種研發、核保與控費、醫療服務采購等方向開展合作。
醫聯與中電數據聯手打造中國特色的區域HMO
HMO即健康維護組織,是管理式醫療的一種形式。用戶使用HMO體系的服務,必須首先成為體系內的會員。HMO體系向會員提供健康管理和就醫服務,為會員提供整體的、實惠的、質量可控的健康與醫療保障。HMO體系的目標是通過主動管理健康和綜合協調醫療服務的方式,期許提高會員的整體健康水平,降低醫療資源的直接使用,減少醫療費用。
發布會上,醫聯與中電數據共同宣布了重磅合作項目——以系統、算法、模型為連接通路,以數據的流轉為連接驅動,以家庭醫生責任制為健康醫療入口,以三級轉診制度為就醫方式,以醫療績效評價體系為健康醫療評估方法,貫通用戶、家庭醫生、醫療機構、藥械廠商、支付方(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等5大角色打造完整的HMO閉環體系。
如能獲取到高質量的慢病數據并合理利用,將會在精準醫療、學術科研和產品研發等方面發掘出巨大的商業價值。王仕銳介紹,醫聯與中電數據的區域HMO計劃將會在慢病管理,如肝病、癌癥、糖尿病等慢病單病種領域展開深入拓展。
目前,我國在醫療大數據領域的商業探索仍處于萌芽階段。然而,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巨大的市場前景還是吸引了眾多“參賽選手”,但是缺乏一個好的支撐點以及商業邏輯似乎讓這個領域的參與者掣肘不前。未來,醫聯與“國家隊”中電數據攜手或將改變市場格局。
中電數據此次與醫聯的戰略合作,運用技術、數據、資本的手段與醫聯在健康醫療補充保險領域、醫藥研發領域的數據分析(CRO)、醫療數據單病種應用服務以及以區域為單位的互聯網健康維護組織(HMO)項目等領域堅持以“共建生態、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共創共贏”的生態合作原則,打通基層醫療的壁壘,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分配和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讓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夠真正做到惠民、惠政、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