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戴不好,是在“慢性毀耳”
在公共場所,想聽音樂、追劇、打游戲,又怕打擾到別人,這時耳機就成了我們的“救星”。可是,你知道嗎,耳機戴不好,其實是在“慢性毀耳”。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戴上耳機,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知不覺就把音量調得很大。當聲音超過85分貝,就像給耳朵來了一場“疲勞轟炸”,時間一長,耳朵就會累得“罷工”,
在公共場所,想聽音樂、追劇、打游戲,又怕打擾到別人,這時耳機就成了我們的“救星”。可是,你知道嗎,耳機戴不好,其實是在“慢性毀耳”。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戴上耳機,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知不覺就把音量調得很大。當聲音超過85分貝,就像給耳朵來了一場“疲勞轟炸”,時間一長,耳朵就會累得“罷工”,
生活中,兩個習以為常的小動作,很有可能影響你的聽力。3月3日是第二十六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聆聽,無礙溝通”。今天,醫生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保護聽力的小妙招兒。不要頻繁挖耳朵有可能影響聽力的小動作之一就是挖耳朵。有些人認為經常清理耳道,可以讓聽力更清晰,其實不然,過度挖耳朵有可能損傷聽力。耵
中新網上海3月3日電 (記者 陳靜)3月3日是第23個全國“愛耳日”、第9個“世界愛耳日”。記者3日獲悉,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吳皓教授團隊研發的“國產人工聽覺腦干植入系統”完成了成果轉化簽約。這意味著該系統的國產化進程進一步提速。據透露,吳皓教授領銜的國產化腦干植入裝置項目已進
專家:音量過大仍然會造成損害,應遵循60-60原則今年3月3日是第23個全國愛耳日,也是第10個國際愛耳日。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戴著耳機散步、跑步,有時候在嘈雜的地鐵、公交上也會戴上耳機試圖與周圍的吵鬧環境隔離開。很多人都知道經常使用耳機對聽力并不好,所以他們會在經濟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選擇價格高一些的降噪
作者:本報記者 張 云《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8日 07版)“上下班喜歡聽播客,但地鐵嘈雜,得提高音量才能聽清楚。”“晚上睡不著覺我就聽連載小說,經常睡著了也忘記關。”“在圖書館自習經常會看一些視頻材料,為了不打擾別人必須戴上耳機。”“樓上的熊孩子很吵鬧,我居家辦公時只能戴著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