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精準分型新模型問世
7月10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教授周智廣、肖揚團隊,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適用于中國人群糖尿病分型診斷的1型糖尿病遺傳風險評分模型(C-GRS),為糖尿病精準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工具。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糖尿病學》。糖尿病是一種血糖水平升
7月10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教授周智廣、肖揚團隊,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適用于中國人群糖尿病分型診斷的1型糖尿病遺傳風險評分模型(C-GRS),為糖尿病精準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工具。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糖尿病學》。糖尿病是一種血糖水平升
科技日報訊 (記者孫瑜)6月25日,記者從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獲悉,該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李勇科研團隊完成的外源核苷酸抗衰老大樣本人體試驗成果,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先進科學》上。研究采用食用酵母酶解真核細胞而得到的核苷酸,證實了外源核苷酸干預可顯著降低受試人群DNA甲基化年齡達3.08歲,為核苷
“高三生高考后怎么減肥?求減肥搭子!本人1.61米,135斤,有沒有朋友一起相互監督飲食和運動打卡?不要突然消失!”今年高考結束后,孟小雨在網上發帖。點進她的主頁,可以看到她已經在發減肥記錄:“高考后減肥Day4,晨起體重134斤,早餐:一個雞蛋,一杯咖啡;午餐:雞胸肉蔬菜沙拉;晚餐:一根黃瓜。飲水
近日,《柳葉刀》青少年健康和福祉委員會發布報告稱,到2030年全球將有近5億青少年(10—24歲)面臨肥胖和超重問題,10億人面臨不良健康風險。青少年肥胖不僅可能帶來體形變化、心理障礙等短期健康問題;長期而言,還會增加成年后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發病風險,并通過代際傳遞影響下一代健
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當前,我國6歲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約為19%。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與此同時,由肥胖引發的生理和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多家學校和醫院發現,體重嚴重超標的小胖墩不在少數。為此,不少學校通過在飲食上開“小灶”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難免會被焦慮、抑郁、緊張、沮喪等消極情緒突襲,時常感覺“壓力山大”。這些不穩定的負面情緒不僅影響了生活,還可能給健康埋雷。食物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生活,那么吃什么能擺脫這些糟糕的情緒,享受快樂生活呢?今天,醫生就來跟大家聊聊那些吃了能帶來好心情的食物。人體內的四大“
【健·生活】 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14%,且呈年輕化趨勢。在全民關注健康、防控“三高”的今天,這個被稱為“第四高”的代謝性疾病正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眾所周知,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發生、膳食及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喝啤酒、吃海鮮會讓尿酸升高,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你知道嗎?高果糖食
減肥老是原地踏步?沒想到,這些簡單的方法是“王炸” | 科學減重一起來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諸多困惑:怎樣的體重才是健康的?如何做到吃動平衡?想在減重時避免營養不良,飲食安排上要注意什么?別擔心,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真相了!原來判斷胖瘦不能只憑體重和BMI肥胖與否一是不能憑感覺來判斷,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牽頭的科研團隊與合作者通過利用引導基因編輯技術,創制了合成輔酶Q10的水稻新種質,將豐富輔酶Q10的食物來源,相關科研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細胞》上。盡管人們可以通過日常膳食來補充輔酶Q10,但天然飲食中輔酶Q10的含量通常較低。相應補劑的研發極大補充了人們獲取輔酶Q10的
科技日報訊 (記者符曉波)記者1月5日從廈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圣彩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同期發表兩篇研究論文。研究團隊經過代謝組學鑒定和篩選,找到“卡路里限制”產生健康益處的關鍵分子——石膽酸,并揭示其發揮抗衰和延壽作用的分子機制。此前大量圍繞模式動物和人體
肥胖的孩子要注意肥胖與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肥胖會使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加。正常情況下,胰島素能幫助細胞攝取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但肥胖的孩子脂肪細胞變大,會釋放出一些能干擾胰島素作用的物質,讓胰島素不能有效地將葡萄糖轉運到細胞內,導致血糖升高。長此以往,胰腺負擔過重,胰島素分泌出現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調查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1.9%,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5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更高?!暗昧颂悄虿【筒荒茉俪蕴鹗场薄斑B美食都享受不了,還談什么幸福感?”不少糖尿病患者這樣抱怨。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睡個好覺能讓人感覺神清氣爽,第二天工作起來精力充沛。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睡眠質量高對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偶爾的熬夜在所難免,但如果經常性或長期睡眠不足,身體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了。今天就為您盤點長期缺覺給身體帶來的內傷。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睡眠問題與以后生活中的思維能力和記憶技能差有關,這會增加患癡呆
與體重偏輕的人相比,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幾率要高出10倍??茖W家一直在探尋二者之間的根本聯系。之前人們認為肥胖型糖尿病主要問題在于胰島素活動異常,即身體無法阻止脂肪酸的危險釋放。但是,包括美國羅格斯大學新布朗斯維克分校在內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問題并非出在“剎車失靈”,而是出在猛踩“油門”上,即肝臟和其
“醫生,我的腳腫了,走不了路。”“我沒外傷,但是腳突然疼得睡不著覺了。”近段時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腎臟病科副主任醫師姚鳳華接診了不少年輕患者,他們的檢查單上尿酸一項結果“飄紅”。姚鳳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曾被大家認為是老年病的高尿酸也開始找上年輕人了。高尿酸已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
初秋時節,氣溫逐漸降低,晝夜溫差大,“三高”患者容易出現血壓升高、血糖波動和血脂升高的情況。另外,天氣轉涼后,人們胃口變好,進食較多肥甘厚味,也會加劇血壓、血糖、血脂異常?!叭摺钡奈:Σ荒芎鲆曉谖覈叭摺庇懈呋疾÷省⒏呶kU性的特點,許多患者沒有明顯癥狀,所以放任不管,其實沒有癥狀不代表對身體沒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有關數據,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歲以下兒童超重肥胖率約10%,并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本市多家醫院開設了兒童肥胖門診,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進入暑期以來,這些門診相繼迎來就診高峰,減重成為不少“小胖墩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5月1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內分泌科教授葉山東、主任鄭茂團隊聯合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方皓舒團隊,首次提出“氧化應激躲避”概念,揭示了機體調控氧化應激壓力的全新機制,為理解細胞如何應對氧化應激提供了新思路,并為代謝性疾病預防和
現代社會,人類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但伴隨著年齡增長,一系列與衰老相關的癥狀也會極大影響人們的晚年生活質量與健康。衰老的基礎是明顯的代謝下降,但其驅動因素是什么?如何對抗衰老、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成為長期以來醫學界乃至全人類重點關注和要面對的問題。對此,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強力教授團隊與汪麗恒教授團隊有
美國舊金山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和毛伊記憶診所的營養神經科學家發現,食用正確的食物有助于避免患上老年癡呆癥。強調多吃植物性食物的飲食,如地中海飲食或者中國、日本和印度的傳統飲食,可以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尤其是與更油膩、加工程度更高的西方飲食相比。 這項研究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病雜志》上,全面
減肥,說難也簡單,說簡單也難。管住嘴、邁開腿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比做不到、管不好更糟糕的是急功近利減肥,跟著網上各種聽上去新穎其實換湯不換藥的“速瘦秘笈”日瘦5兩、月瘦10斤,換來一點兒都不意外的瘦后反彈+越減越胖,直至生生把自己塑造成喝冷水都長肉的易胖體質……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近
有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年輕男性的高尿酸血癥發病率一路上升,連年輕女性中尿酸超標的人也越來越多。尿酸水平普遍上升的趨勢,必然與不健康的體質和錯誤生活方式有關。那么,什么因素會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呢?其中,飲食不合理就是引起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15個容易造成尿酸升高的生活習慣1.愛喝含
·“本來我是個‘吃貨’,現在花錢買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看到之后卻覺得很煩,一口都吃不下。會很焦慮,覺得還不如不減?!薄ぁ坝腥藫倪@些藥物的存在會加劇飲食失調和體重羞恥。這是一個身材焦慮無處不在的世界,我們需要做的是更好地理解健康與體重的關系。”打針之后,吃飯開始成為一件痛苦的事。年輕女孩走進門診,坐
有網友問:怎么才能不長痘?我都36歲了,從十幾歲一直長痘痘,到現在還在長。和這位朋友有同樣煩惱的人還有很多。甚至微博上還有個相關話題詞:長痘痘是運氣不好嗎?皮膚問題有遺傳因素 也受近期身體狀況影響皮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因素影響。痘痘也好,皮膚過敏也好,都有遺傳因素。說起來,確實是和
上海瑞金醫院寧光團隊在近10萬國人中進行的研究表明,夜間窗外有較亮的燈光,患糖尿病可能性增加。研究顯示,夜間戶外燈光亮度與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及胰島素抵抗指數呈正相關,與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夜間外邊光線越亮,血糖代謝問題越大。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夜間戶外燈光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