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優質服務供給 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勞可吸收外周血管支架、國內首款突破千比特規模的專業光量子計算機、智能模板加工機器人……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百余家企業攜190余項首發成果亮相,彰顯科技對服務供給的深度重塑。這場盛會既是對中國科技實力、創新活力的集中檢閱,也是服務消費潛力的前瞻展示。當前,我
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勞可吸收外周血管支架、國內首款突破千比特規模的專業光量子計算機、智能模板加工機器人……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百余家企業攜190余項首發成果亮相,彰顯科技對服務供給的深度重塑。這場盛會既是對中國科技實力、創新活力的集中檢閱,也是服務消費潛力的前瞻展示。當前,我
【光明時評】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會場上,十多家企業近百臺人形機器人活躍在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場景,擁有酷似真人面容和機械之軀的人形機器人一邊微笑著向觀眾打招呼,一邊帶來語言導覽介紹,讓人們得以窺探到人工智能閃耀的科技之光及其正在點亮的新圖景。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
不同的人,在同一個電商平臺上用同樣的關鍵詞搜索商品,系統推薦的價格居然能差上幾倍。有母女二人因消費觀念不同,導致個性化推薦結果迥異。這樣的“個性化推薦”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抱怨和吐槽。媒體記者體驗發現,不同人在同一平臺搜索同一商品,均價相差4倍有余。(7月15日《北京日報》)有關大數據“殺熟”的現象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