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眼底的“健康答案”不容忽視
今年6月6日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宣傳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提示,我國當下的青少年眼健康現狀不容忽視: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近視總體發生率超90%。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眼科主任胡運韜認為,課業壓力重、戶外運動少、過于頻繁地使用電子產品,
今年6月6日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宣傳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提示,我國當下的青少年眼健康現狀不容忽視: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近視總體發生率超90%。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眼科主任胡運韜認為,課業壓力重、戶外運動少、過于頻繁地使用電子產品,
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陳靜 楊達偉 金曉璐)肺癌是中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位居癌癥的死因之首。記者7日獲悉,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啟動了“智能惠及百萬早期肺癌工程”(簡稱“百萬工程”),將在3年內在全中國百家醫院設立“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AI診治分中心”,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推動肺癌篩查和早診、早治。根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于立霄)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推想科技)研發的肺結節AI產品,獲得了中國NMPA、歐盟CE、日本PMDA、美國FDA四大認證,成為全球唯一獲批四大市場準入的AI醫療公司。推想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寬在17日舉行的一場通氣會上介紹說,11月13日,推想科技研發的肺部
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陳靜 王炬亮)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支撐下,智慧醫療飛速發展。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簡稱:兒科醫院)聯合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兒科門診臨床診斷智能決策支持系統(CDSS)——“小布AI醫生”10日正式發布,將率先在海南和安徽省兒童醫院應用,并推廣到兒科
記者近日走訪本市多個居住小區,發現許多居民雖然知道垃圾要分類,但在行動上還很難讓人滿意。垃圾分類從思想認同到形成行為習慣,還得社區與居民共同努力,為這場“習慣革命”再加一把勁兒。現象:“混投沒人管,就沒了心氣兒”上周六下午4點,記者在順義區濱河第一社區蹲守了半個小時。這里雖然是個老舊小區,但桶站配置
鄉土中國用AI技術打破時空界限,實現送醫下鄉、云端診療,將“AI+醫生+鄉村”三者進行融合,這樣的探索值得肯定。“未來最大的產業是AI,AI將有可能得到規模化使用,AI會給社會創造更多財富,提高效率。”這是任正非在最近的訪談中作出的判斷。其實,不僅是城市,鄉村也該享受到AI帶來的紅利。近日,廣東省衛
新華社上海9月15日電(記者龔雯)輔助慢病管理、提高就診效率、啟用“遠程病房”……隨著人工智能和5G等技術日新月異,醫療服務也在不斷創新升級,給老百姓看病提供新的便利。 在上海市徐匯區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周三有一個房顫門診,和其他科室門診不同,這個門診借助了一套AI管理工具,幫助社區醫生對房
新華社長沙9月12日電(記者帥才)借助大數據和超級算法,醫療與技術深度融合,“AI醫生”(人工智能醫生)正在走進人們的生活,為群眾就醫帶來了更多便利,為疾病診斷提供支持。這是記者從近日在長沙舉辦的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了解到的信息。新時代新技術為新醫療帶來了無限可能,與會專家預言,人工智能技術將廣泛應
放眼全球,人工智能(AI)方興未艾,醫療健康成為AI開發炙手可熱的重要領域。自2018年起,我國皮膚病學領域陸續發布了多款AI產品,在醫療AI研發的競技場上大放異彩。醫療AI研發,我們有哪些既有經驗和路徑可循?近日,記者專訪了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崔勇教授,他是中國人群多維度皮膚影像資源庫項目(CSID
“超級醫生助手”助力糖尿病防治 本報記者 常 理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障礙疾病,即血糖(葡萄糖)升高,并從尿液中流走。最可怕的是,糖尿病若控制不好,會引起并發癥,如心腦血管病、視網膜血管病等。 隨著肥胖人群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相關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
2018年1月4日,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團隊藍景智能(成都藍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張國楨肺部微小結節診療中心的在上海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張國楨肺部微小結節診療中心張國楨主任、李銘博士;藍景智能董事長劉勇剛、藍景智能創始人兼CEO胡林、藍景智能創始人兼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