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加強電子病歷信息使用管理
本報北京6月30日電(記者金振婭)國家衛生健康委30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醫療機構要依法依規嚴格保護患者隱私并承擔主體責任,不得以非醫療、教學、研究目的泄露患者的病歷信息。在醫療活動過程中,電子病歷是醫務人員使用信息系統生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圖形、數
本報北京6月30日電(記者金振婭)國家衛生健康委30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醫療機構要依法依規嚴格保護患者隱私并承擔主體責任,不得以非醫療、教學、研究目的泄露患者的病歷信息。在醫療活動過程中,電子病歷是醫務人員使用信息系統生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圖形、數
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通過分析基因組中數百萬個微小的遺傳差異,就可預測一個人一生中患某種疾病的幾率。在過去的10年中,研究人員為數十種疾病制定了風險評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這些信息來降低患病風險。在《自然·醫學》雜志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團
從紙質病歷到電子病歷 就醫便利期待更多驚喜 請醫院向“看病不帶本”努力醫保電子憑證正在普及,“看病不帶醫保卡”已成現實。可是在一些醫院,患者依然要帶“門急診病歷手冊”(俗稱“小藍本”)。假如你忘了帶,還得再花5毛錢買上一本。可買來的“小藍本”上究竟寫了什么?大多只能靠猜。困擾手寫如同天書 多半
近日從重慶市衛生健康統計信息中心獲悉,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設計的醫療健康服務卡,今年開始在重慶市發行,截至目前已發行300萬張,基本覆蓋該市全部貧困人口。據了解,該市按照國家“互聯網+醫療健康”行動和全國健康扶貧工作要求,開展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工作,重點針對貧困人群發放。截至12月6日,重慶市40個
醫院臨床信息化進展飛速,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利好政策頻出,另一方面是醫療信息人努力的結果。在醫療大數據、醫學人工智能、互聯網醫療、智慧醫院等已成為時髦詞匯的當下,對于臨床信息化應用的落地,方法到底在哪里?整合的輪回:集成平臺突破不大現實世界中的醫院臨床信息化狼多肉少、競爭激烈、弱肉強食,廠商角力,往往以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昨天繼續召開,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作《關于提升基層健康管理和衛生服務能力促進健康北京建設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本市已建立家庭醫生團隊4316個,接下來將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考核獎勵機制,家庭醫生簽約經費的70%用于團隊人員獎勵。同時,今年三季度將啟
19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透露,本市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有望實現互聯互通。本市醫療機構在促進信息互聯互通方面有了實質性的進步,現在全市16個區在區域內的醫療機構信息均能互聯互通,下一步會把16個區的信息,在全市范圍內實現聯通,這樣一來就能夠形成一個云平臺,通過大數據為老百姓看病就醫提供更加良好的
本市醫改5天,醫院門診及住院平均費用實現“雙降” 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有望互聯互通本報記者 劉歡昨天,在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市政務服務局聯合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上,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透露,醫耗聯動改革啟動5天以來,本市醫療機構門診的平均費用稍微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