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沉睡”就診卡傳遞民生溫度
去醫院門診看病辦了就診卡、交了預交金后,這張就診卡再也沒用過,里面的余額怎么辦?據《工人日報》報道,記者日前瀏覽安徽多家醫院官方網站發現,不少醫院發布了清退門診預交金公告。盡管不同醫院清退預交金的流程和方式不一,但相關進程顯示,這些“沉睡”的就診卡正在得到全面清理。曾幾何時,診療卡預存制度如同一把雙
去醫院門診看病辦了就診卡、交了預交金后,這張就診卡再也沒用過,里面的余額怎么辦?據《工人日報》報道,記者日前瀏覽安徽多家醫院官方網站發現,不少醫院發布了清退門診預交金公告。盡管不同醫院清退預交金的流程和方式不一,但相關進程顯示,這些“沉睡”的就診卡正在得到全面清理。曾幾何時,診療卡預存制度如同一把雙
編者按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公立醫療機構已于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預交金額度。以城鄉居民醫保住院患者闌尾炎手術為例,假設某醫院經測算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闌尾切除術”患者過去3年平均住院費用為9000元,醫保報銷后個人平均自付3000元,則該醫院向該類患者收取的預交金不得超過3000
在全國36個城市或地區先行落地兩年多后,近日,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推開至全國,為更多老百姓打理養老錢提供了新選擇。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有效提升群眾的老年生活質量,成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目標,而個人養老金制度正是立足于這一目標的制度安排。自2022年試點實施以來,個人
早在2018年10月,愛心籌、輕松籌和水滴籌曾聯合發布《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自律公約》。如今,相關平臺卻“舊病復發”。多名專家稱,當前網絡求助信息平臺反復“發病”,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規范缺位和運營機制紊亂。求助人隱瞞名下財產和其他社會救助并違反約定用途將籌集款項挪作他用、推廣人員在各大醫院進行“
國家醫保局日前會同財政部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應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國家醫保局表示,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賬戶取消并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6月9日《北京青年報》)我國醫保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