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啟動
本報青島7月1日電(記者韓業庭、劉艷杰)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日前在山東青島舉辦,正式拉開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的序幕。為激發暑期消費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舉辦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消費季以“文旅惠民樂民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突出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特點,
本報青島7月1日電(記者韓業庭、劉艷杰)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日前在山東青島舉辦,正式拉開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的序幕。為激發暑期消費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舉辦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消費季以“文旅惠民樂民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突出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特點,
高考落幕,一場由青春驅動的消費浪潮也席卷而至。傳統意義上的“電子三件套”獎勵性消費依然火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高考后兩周內3C產品銷售額同比激增172%。與此同時,新的消費熱點正在涌現,如以旅游為代表的“情緒型消費”和以考駕照、健身塑形為代表的“發展型消費”。“說走就走”的畢業旅行成為一種成
【光明時評】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會場上,十多家企業近百臺人形機器人活躍在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場景,擁有酷似真人面容和機械之軀的人形機器人一邊微笑著向觀眾打招呼,一邊帶來語言導覽介紹,讓人們得以窺探到人工智能閃耀的科技之光及其正在點亮的新圖景。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
近期,安徽省商務廳發布《安徽省2025年“徽動消費”系列活動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將舉辦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5000場以上,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當前,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持續拓展,消費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態勢日益凸顯。舉辦各類促消費活動,可以有效營造良好消費氛圍,活躍消費市場
剛剛過去的乙巳年春節假期,消費市場持續火熱,從需求端的個性化、品質化升級,到供給端的數字化、智能化變革,消費市場正在完成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變革的華麗轉身。傳統旺季疊加“以舊換新”政策東風,令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彰顯著中國澎湃的發展活力。春節歷來是消費市場的黃金期,也是觀察全年消費韌性與活力的一個窗口。“
2024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其中國內消費貢獻良多,顯示出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特別是隨著新中式、以舊換新等消費新趨勢持續涌現,消費市場得到正向激發,煥發出新的活力。從消費市場整體發展看,11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38萬億元,同比增長3.0%。這一數據表明,盡管面臨巨大壓力,
今年以來,家電產品迭代升級一直是消費熱點。隨著政策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疊加各電商平臺的促銷優惠活動,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啟了家電換代更新,家電領域掀起了一波消費熱潮。從消費者偏好看,家電消費綠色化、智能化趨勢逐步走強,節能、智能成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關鍵詞。數據顯示,近六成的消費者傾向購買綠色節能家電,關
9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五。新中國成立75年來,伴隨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我國商貿流通和消費領域實現歷史性跨越,市場銷售規模穩步擴大,消費結構優化升級,供給市場逐步完善,流通體系質量效率不斷提高。商貿流通體系不斷完善,消費基礎性作用增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超大規
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最根本的途徑是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此外,要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穩住“基本盤”。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做強“新引擎”。還要減少制約擴大消費的限制性措施。進入暑期出行高峰和旅游消費旺季,據預測,全國鐵路將發送旅客8.6億人次,日均發送1387萬人次。旅游平臺發布的報告顯示,暑期國內旅
中國消費者協會27日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顯示,2023年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會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水平持續提升。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32.85萬件,解決112.74萬件,投訴解決率84.86%,為消費者挽回
5月19日是第14個“中國旅游日”,各地正以此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旅游市場消費潛力。眼下,我國旅游市場紅紅火火,呈現出熱氣騰騰的發展景象。有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去年,我國旅游市場接二連三涌現一批消費熱點,淄博“趕烤”、貴州“村超”“村BA”、哈爾濱“冰雪奇緣”等先后火爆“出圈”。今年一開年,旅
東部地區消費者滿意度向好提升,中西部地區加速追趕。各地在提供多樣的消費供給、打造放心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成效顯著。 3月15日是第42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持續開展百城消費者滿意度、消費維權年等調查測評活動并發布相關報告,對促進消費環境建設、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
中新網南寧2月15日電 2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通報,春節假期前四天,廣西開展形式多樣促消費活動,營造團圓喜慶的節日氛圍,消費市場保持火熱勢頭,各大商圈客流較節前大幅攀升,龍元素的國貨、國潮新品成為今年春節的“新寵”。廣西商務廳15日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10日—2月13日,廣西167萬商戶累
本報特約評論員 有以假日經濟為代表的民生消費托底,加上居民消費信心不減的加持,2024年內需市場就保住了基本盤。無論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都旨在補上內需市場短板和化解市場焦慮,化解各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的難題,推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增強消費
近期,我國多地持續高溫,熱浪來襲的同時也催熱了“夏日經濟”。消暑類家電、家居用品等“清涼商品”走俏消費市場;多地夜市步行街煙火氣升騰……“天氣熱了,就喜歡在家自制點冷飲,冰爽解暑。”北京市民李女士近日在某閃購平臺訂購了一臺制冰機,1小時即時送貨上門的“清涼體驗”讓她感到十分滿意。京東數據顯示,近期風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費能力。多位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要通過多種有效舉措,促進今年的消費旺起來。據統計,去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5.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4%,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