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共健身器材安全上崗
將公共健身器材引入居民生活區,是為了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強身健體。然而,某些公共健身器材卻因質量、安裝、維修等問題屢屢傷人,成為群眾的安全隱患。公共健身器材傷身,通常有三種情況。一種是采購、生產圖便宜,產品偷工減料,防銹、承重能力不足,質量不過關;一種是安裝圖省事,產品設計從“地埋”改成“地上”,器械
將公共健身器材引入居民生活區,是為了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強身健體。然而,某些公共健身器材卻因質量、安裝、維修等問題屢屢傷人,成為群眾的安全隱患。公共健身器材傷身,通常有三種情況。一種是采購、生產圖便宜,產品偷工減料,防銹、承重能力不足,質量不過關;一種是安裝圖省事,產品設計從“地埋”改成“地上”,器械
據報道,針對點評類App,目前已形成一條有組織、有分工的虛假刷單產業鏈:除了給五星好評或者筆記推廣,打卡、收藏、曝光訪客等跟熱門榜單密切相關的數據都可以操作,美其名曰為店鋪線上“精裝修”。在這些現象背后興風作浪的,便是所謂的“好評師”。(《北京晚報》11月20日)注水“好評”這類逐利而動的行為,直接
“因為想用一個濾鏡,下載了一款修圖App軟件,軟件頁面顯示‘7天免費試用,到期自動續費98元,可隨時取消’。我以為開通7天內免費,其間取消就不收費了,結果被直接扣了一年會員費98元。這叫什么免費試用,這明明就是買一年會員贈送7天。”近日,某些App以“免費試用”“低價享用”為名,誘騙消費者訂閱高價收
今年上半年,國家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署整治網絡炫富拜金突出問題,要求各平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樂等現象對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導向。11月18日,小紅書公布最近半年打擊炫富專項治理進展:處理炫富類違規筆記8484篇,處罰賬號240個,其中下架6895篇、封禁158個賬號;針對炫富識別的算法模型再次升級
據4月18日新華社報道,在數字音樂領域,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同一個用戶重復花錢購買同一個作品,重復頻率從數十次到數十萬次不等,也就是說,如果花兩元錢可以購買并聽一首歌的話,有的消費者在一首歌上花了幾十萬元。隨著數字版權時代的到來,音樂、影視作品收費漸成常態,不僅為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也為讓知識產權
隨著暑期到來,一些學生加入到整形大軍中,“美麗經濟”再度成為消費熱點。但“美麗經濟”的背面,卻是頻發的整容事故,是正規醫美機構難賺錢的財務困境。醫美市場不僅是顧客和醫美從業人員之間的對手戲,在這兩者中間,往往還會插進“第三方”,比如非法貸款公司等。這些貸款公司以“無本還息”、“無抵押”快速貸款為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