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附條件批準國產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注冊申請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戴小河)國家藥監局25日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應急附條件批準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茲夫定片增加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適應癥注冊申請。 該藥物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療藥物。2021年7月20日,國家藥監局已附條件批準該藥物與其他逆轉錄酶抑制劑聯用治療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戴小河)國家藥監局25日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序,應急附條件批準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茲夫定片增加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適應癥注冊申請。 該藥物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療藥物。2021年7月20日,國家藥監局已附條件批準該藥物與其他逆轉錄酶抑制劑聯用治療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孫紅麗)據國家藥監局官網消息,7月25日,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強調,下半年要進一步把握大勢,錨定方向,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深化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推進藥品監管改革,提升藥品監管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支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藥監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推進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舉措,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途徑。“《指導意見》直面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醫養結合,讓老年人更有獲得感。”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
7月2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9例(廣東19例,上海7例,福建6例,四川6例,北京4例,天津2例,遼寧2例,江蘇1例,山東1例,陜西1例),含11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四川6例,廣東2例,北京1例,遼寧1例,山東
“每天健步走,走出健康路”,作為一種簡單的健身方式,走路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甚至還有不少人把每天走一萬步當作長壽的標志。那么,日行萬步是否等于長壽呢?本期《1分鐘養生課》邀請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吳佳,為廣大網友講解相關知識。吳佳表示,現在很多人走路都會用手機計數,每天的總步數達不到1萬步就不肯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經研究決定,調整本市以下區域風險等級(具體時間根據相關區域按照國家要求落實相應管控措施起計算)。一、疫情中風險區(13個)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共康四村第二居民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沐鐵城、彭韻佳)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沈洪兵24日在“2022年世界肝炎日宣傳大會”上介紹,我國積極推進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適齡兒童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種率均已達到90%以上,并免費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婦所生的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實現預防乙肝母嬰傳播的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近日介紹,數字人民幣試點從原來的“10+1”試點地區拓展到15個省市的23個地區,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4地取消了白名單限制,并吸收興業銀行作為新的指定運營機構。阿根廷《第十二頁報》網站以《數字人民幣:不可阻擋的發展》為題報道稱,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發展策略非常精準,就是為中國
“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再不會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戴上耳機,打開有聲閱讀APP,耳邊響起渾厚低沉的男聲,將小說《平凡的世界》娓娓道來。當前,有聲閱讀市場快速成長,用耳朵聽書、追劇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日常。第十九次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超三成(32.7%)成
本報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葉紫)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近日介紹,到2022年底,全國所有省份將完成地方增補藥品“消化”工作,實現全國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醫療保障事業快速發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行每年動態調整,4年500多個藥品被納入目錄,通過談判后
據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董瑞豐、顧天成)圍繞疫苗接種的有關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系統做出回應。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截至目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新冠疫苗第一劑次接種覆蓋率為92.1%,全程接種率為89.7%,加強免疫接種率為71
只需幾十元,就能購買“惠民保”提升醫療保障;車險價格降了,服務增了,不少車主省錢又安心;受到暴雨等意外情況困擾,財險產品能一定程度彌補經濟損失……近年來,保險產品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生活,為人民群眾加筑起更堅實的風險保障。消費者滿意程度如何,數據最有說服力。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日前發布的20
隨著各地中小學迎來暑假,孩子們有了寶貴的休閑放松時間,但家長們的一些煩惱隨之而來。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暑假期間如何實現工作帶娃兩不誤,科學規劃安排孩子們的時間,成了一個難題。“家長要上班,把孩子獨自留在家里,怕他悶,也擔心一直玩電子產品影響視力。可讓他一個人出去玩,又實在是不放心。”上海市民汪女士說。
當前,一些小區在樓體進出口、停車場等公共區域安裝監控設備,一方面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也為機動車剮蹭、高空拋物等行為劃定責任提供了證據。但是,部分監控設備在安裝點位等方面與居民溝通不充分,導致一些居民家中的客廳、臥室、陽臺等空間暴露在攝像頭之下,侵犯了居民隱私權。建議相關部門嚴格落實監控
人民網北京7月23電 (記者喬業瓊)近日,有媒體發布“部分藥品年底將調出地方醫保目錄”等新聞,引發一定社會關注。這些藥品為什么調出醫保目錄?會不會影響患者用藥?對此,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作出回應。繼續保留地方增補藥品意義不大 影響醫保制度的統一性、公平性和平衡性問:去年9月份,國務
中新網7月23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當地時間22日表示,衛生官員已確認兩名兒童感染猴痘病毒,這是美國首次發現兒童猴痘病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稱,美疾控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中一名兒童是加利福尼亞州居民,另一名兒童非美國居民,確診時正在華盛頓特區過境。聲明表示,這兩例病例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江西衛健委網站消息,2022年7月22日0-24時,江西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均在南昌市;新增治愈出院1例,在南昌市。從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22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392例,累計出院病例1374例。截至2022年7月22日24時,全省現有本土住院確診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四川衛健委網站消息,7月22日0時至24時,四川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例(在成都),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0例(成都3例,眉山6例,遂寧1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例(在成都),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7例(在成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甘肅衛健委網站消息,7月22日0—24時,甘肅省新增確診病例42例,其中蘭州市城關區31例、甘南州9例(夏河縣8例,瑪曲縣1例)、臨夏州2例(東鄉縣1例,廣河縣1例)。含18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其中甘南州9例(夏河縣8例、瑪曲縣1例)、蘭州市城關區8例、臨夏州廣河縣1例
國醫大師晁恩祥,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大內科首席專家。從醫60余年,長于肺病,悉心鉆研,創新中醫“風邪”理論,形成風咳、風哮的辨治體系。在抗擊非典、甲流和新冠等重大公共衛生保障工作中,巧施妙手,展現了中醫藥在急癥救治方面的特色。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傳承教育特別貢獻獎”,是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經
入夏以來,全國多地“熱”情高漲,高溫預警頻發。酷暑下,熱搜上不時出現“網友買活蝦回家被熱熟3只”“南瓜運到杭州被蒸熟”等新聞,“熱”成了近日網友們常玩的梗。當然不只玩梗,很多網友在評論區寫出不知該如何度夏的擔憂,因為今夏一些地方著實太熱了。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今年6月以來,我國高溫事件已持續30余天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宋晨、張泉)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國內疫情總體處于低水平波動狀態,但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我國現有防控措施能否有效應對奧密克戎BA.5亞分支?如何更加精準、高效防控疫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提出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準”要求,針對疫情變化,連續回應焦點關切。全國疫情總體處于低
今日,我們迎來大暑節氣。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天氣烈于小暑,故稱大暑。大暑正值“三伏”中,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傳統診療中心主任王慶波表示,大暑時節養生保健要注意“三防”。一防暑氣。大暑時節酷暑且多雨,暑濕之氣容易趁虛而入,使人心氣虧耗,進而導致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喬業瓊、實習生王美力)大暑,熱之至也。大暑時節,正值中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酷暑難挨,大雨時行,高溫濕熱是大暑節氣的天氣特征。夏夜螢火當空,大暑更應心靜。一起賞夏荷,食荔枝,過盛夏!
7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69例(廣東33例,福建10例,上海9例,四川8例,北京3例,天津2例,內蒙古2例,浙江1例,廣西1例),含10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4例,天津1例,內蒙古1例,浙江1例,福建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