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電影上看到那些肌肉極其威猛的男士,尤其是《速度與激情》,他丫的,那一個個的,怎么都打不死,仿佛讓我們穿越到了《變形金剛》。但同時,我們也會在體育項目上看到,貌似健美運動員的肌肉比舉重運動員大多了,心里肯定犯疑惑,他們怎么不順道去參加個舉重項目呢?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基本的健身常識:肌肉越大真的代表肌肉越強嗎?
肌肉大小和力量成正比嗎?
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追求的是啥,得到的往往也是啥,只不過結果和預期可能會有點不太一樣。同樣的,在健身房,你追求的是力量,得到的就是力量,肌肉長成啥樣就順其自然吧;你追求的是美感,力量就要屈居其次,好好練肌肉才是正統。
問題來了:不能肌肉和力量一起練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肌肉大可以促進力量強,練力量也會促進肌肉變大。只不過術業有專攻,肌肉大小和力量沒有正比關系。
為什么肌肉大小和力量不成正比?
力量的取決因素
首先,力量并不取決與肌肉大小,對肌群來說,起力量決定作用的是其中較強壯的肌纖維,像舉重運動員,其肌纖維的要比健美運動員要大。
其次,就算肌纖維同樣大小,力量也有可能不同,肌纖維的維度決定肌纖維的大小,但橫橋的多少才決定力量的大小。
最后,力量的大小還跟發力速度和發力技巧有關。力量的形成取決于各肌群的協調作用,這是發力技巧,而發力速度也快意味著力量也就越強。只不過這不是大腦所能夠控制的,它取決于平時的不斷練習。
健身誤區
多未必好
有些朋友堅持多就是好的原則,認為只要訓練量上去了,健身的質量肯定也就有了保障,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健身和很多事情類似,欲速不達,練得過多反而不利于持久的發展。
比如訓練過度會造成肌肉停止增長或者減緩增長,對肌肉的增長起到反作用。
總而言之,鍛煉是個持久而明確的工作,如果你想鍛煉肌肉大小,那就專門研究如何去增大肌肉,如果你想鍛煉力量,就不要太過在意肌肉的大小,專心于力量的訓練。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仰臥起坐是我們經常做的一個動作,很多人都是通過這個動作來減腹部的贅肉的,但是其實現在健身都不推薦我們做仰臥起坐了,這是因為什么呢?其實是有原因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不推薦仰臥起坐的原因很簡單,其實都是我們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忽略掉的細節的,下面詳細介紹下的。
不推薦練仰臥起坐的原因
一、動作難做得標準
仰臥起坐看似簡單,其實想做標準很難(特別是新手),而錯誤的動作會讓你的腰椎,頸椎都較高的受傷風險。
從示范圖上,很多人一眼覺得簡單,無非就是抱著頭把上半身抬起了,太容易了。想當然的練習,是錯誤動作發生的根本原因。
你一定不知道,教練不讓你練仰臥起坐的真實原因!
二、仰臥起坐不僅僅是鍛煉腹肌
仰臥起坐是一個綜合性動作,能鍛煉到多塊肌肉,主發力肌肉是髂腰肌(最強大的屈髖肌肉),背側比較深層的肌肉-腰方肌。
腹肌只是它訓練的一部分。
標準的仰臥起坐,身體是挺胸挺腰的,腰背都是直的,而不是卷曲的,所以對于腹肌而言,這個動作腹肌沒有參與收縮與拉伸,而是靜態用力。
(標準的仰臥起坐示范,注意,這里雖然雙手抱頭,但手臂并沒有發力)
你一定不知道,教練不讓你練仰臥起坐的真實原因! 標準的仰臥起坐對腹肌而言,跟平板支撐的訓練效果差不多,腹肌都是靜態用力。
三、雙手借力
對新手而言,肌肉力量不足,會通過雙手借力,來輔助抱起整個上半身,這是最容易犯的錯誤了,雙手的借力,會讓頸椎受到壓迫,從而引起不必要的受傷風險。
綜合以上三點原因,可以看出仰臥起坐練腹肌,確實不劃算。
新手難以做標準,動作不是主要針對腹肌,雙手借力受傷風險較高。
現在大部分的腹肌課程,都沒有加入仰臥起坐這個動作,而是通過改良這個動作,衍生出很多針對腹肌的訓練動作,如卷腹,反向卷腹,十字交叉等等,這些動作難度上都比仰臥起坐小,而且是針對性的區域肌肉刺激,容易上手學習,而且訓練效果也好很多。
健身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健身我們可能并沒有那么多的了解,認為只要健身就是有好處的,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對于健身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健身不是強度越大越好的,現在講究的是“輕體育”不需要大汗淋漓,正確健身需要掌握好。
很多人夢想擁有一身漂亮的肌肉。于是,有空就到健身房苦練,但效果卻并不明顯。其實,想練就一身肌肉并不難,除了堅持訓練,持之以恒,還有不少健身技巧要掌握,初學者更應注意一定要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練習,避免肌肉拉傷。
如何正確鍛煉
鍛煉時間最好固定
每次鍛煉盡可能安排在同一時間,這樣可以使你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助于身體內臟器官形成條件反射。飯后一小時和睡前一小時不能鍛煉,否則會影響消化和睡眠。體力最佳時間一般在15:00-20:00之間,可以考慮作為主要鍛煉時間。
鍛煉時間要適宜
初學者和平時勞動量較大者以每周三次為宜,每次1-1.5小時,但每次鍛煉應包括肌肉各個部分肌肉群。每天堅持鍛煉者,可將肌肉群分為兩個部分,隔天練習,保證肌肉能有效恢復。如:今天練習肩、腹、胸,明天就練習背、臂、腿等部分。
負荷量要根據自己的體力而定
一般說來,發達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數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這一數量應該是竭盡全力。因而負荷量應掌握在個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這一負荷量最有效的次數是用大負荷做,不超過5次。發展耐力和減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數是小負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減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動為止。
每一個動作需練習若干組
每一鍛煉動作需練習若干組,這樣被刺激的肌肉才能進入狀態,肌肉體積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鍛煉組數可多些,小肌肉群組數可少一些。初學者每一動作在三組為宜,不少于兩組,有一定基礎后再根據力量的增長程度加至三至五組。
休息時間不要過長
每個練習組之間休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40秒-50秒之間,大負荷、大強度練習休息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休息時間過長會影響鍛煉效果。
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正確的呼吸方法能幫助你集中意念,使動作協調而有節奏,在鍛煉中能舉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動作和小重量試舉,都是用力、肌肉收縮時吸氣,放松還原時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