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組數字告訴你 如何正確戴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相關閱讀:防呼吸道疾病 你需要知道這些中醫傳統療法兒童呼吸道感染癥狀如何緩解?中醫推拿有妙招呼吸道疾病高發 家屬如何幫助老年患者科學應對?
相關閱讀:防呼吸道疾病 你需要知道這些中醫傳統療法兒童呼吸道感染癥狀如何緩解?中醫推拿有妙招呼吸道疾病高發 家屬如何幫助老年患者科學應對?
針對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形勢,近期各地醫院兒科“應開盡開”,優化診療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從統籌院內資源、全力擴增診室和床位,到延長接診時間、醫護人員連軸轉“不下火線”,再到及時分診分流、縮短患者等候時間,記者在多地看到,醫院切實保障兒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需求,為孩子們帶來更多安心。盡力縮短患兒候診時間12
新華社天津12月12日電(記者黃江林)據中央氣象臺消息,預計13日至15日、14日至16日,我國中東部將再次出現大范圍雨雪和寒潮天氣。專家提示,本輪天氣過程低溫雨雪冰凍氣象災害風險高,應防范大范圍降雪降溫天氣對人體健康、交通出行、農牧業生產等的影響。短時間劇烈降溫,將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易引
12月10日晚,北京迎來今冬首場大范圍降雪,近兩日,北京積水潭醫院接診雪后摔傷的患者數量明顯增加,截至12月12日10點,北京積水潭醫院三個院區共接診149名摔傷患者。今明兩天本市將迎來新一輪明顯降雪天氣,雪后出行應該如何注意防止摔傷?摔傷后怎么辦?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專家為廣大市民發來健康提示?!懊?/p>
【專家視點】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中醫藥是我國獨有且千年傳承、代代發展的健康醫學,千百年來已經融入國人的日常生活,與現代西醫學一道守護著人民健康。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
在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科研人員將一盤玉米種質資源入庫。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攝“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是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的體現。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比涨?,2023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大食物觀與糧食安全”院士報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分析組織樣本中細胞的空間排列。12月1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這一創新方法,準確地預測了癌癥患者的結果,標志著在利用AI進行癌癥預后和個性化治療策略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細胞的空間組織就像一個復雜的拼圖,每個細胞都是一塊獨特
2023年12月13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三!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為消除白內障致盲貢獻中國力量(“一帶一路”話健康)2、中國不斷完善心腦血管疾病救治體系3、這個點兒入睡對血管最友好4、四大病原體當道發熱咳嗽要不要去醫院?5、服咳嗽藥后不能喝水?得看你吃的是哪種藥6、為何一到晚上就餓,狂想吃東西?7、好的個性降低患癡呆癥的幾率8、老年等重點人群可接種XBB新冠疫苗9、別讓“工作群負
據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顧天成)從日前在北京舉行的2023年中國腦卒中大會獲悉,中國正不斷完善心腦血管疾病救治體系,推動“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落地見效。 中華預防醫學會秘書長馮子健表示,近年來,我國開展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干預、卒中中心及防治基地醫院建設、關鍵適宜技術規范及推廣等
“此次培訓讓我收獲頗豐,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在這一領域的專業知識,而且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手術技能。在短短3周時間內,老師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講解了白內障手術基礎理論知識,我們都受益匪淺。培訓課程充分、全面,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同時又有很多關于白內障診療新進展與新技術的知識。”這是約旦眼科醫生
近期,呼吸道疾病扎堆兒流行,把“吃咳嗽藥要不要喝水”的大討論送上了新聞熱搜。的確,有些止咳藥服用后需暫緩喝水,不過,有一些祛痰藥則需要多喝水以便稀釋痰液、幫助排出。其實,用藥喝水學問很大,藥物不同,喝水多少有不同講究。今天,藥師就來幫大家盤點那些服用后需要少喝、緩喝水的藥物,以及服用后需要多多
近期,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發,且肺炎支原體的“霸主”地位被流感掀翻。目前北方地區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分別為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四大病原體“當道”家長該如何區分?孩子發燒咳嗽是不是就要馬上去醫院?居家護理時家長可以做些什么?今天就請協和兒科專家為您答疑解惑。四大病原體 感
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成年人晚上10至11點入睡心血管病風險最低;而12點以后入睡,心血管病風險最高。研究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88026名居民的資料。使用腕式裝置收集了7天入睡與覺醒的數據。平均隨訪5.7年。研究顯示,入睡時間與心血管病的發生率之間存在“U”型關系,晚上10點前入睡、1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好的個性可能會保護你免受癡呆癥的侵害。 芝加哥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某些性格特征,比如盡職盡責、外向和積極,似乎可以降低一個人患癡呆癥的幾率。另一方面,同樣的研究發現,神經質和更消極的觀點和行為與智力下降的風險更高有關聯。 好消息是:日常行為可能
晚上總是容易餓,這是很多人都有過的體驗。明明已經吃過晚飯了,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卻感覺肚子又開始咕咕作響了,又抑制不住地想吃東西。為什么我們總是容易在晚上感到饑餓呢?許多科學研究都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一到晚上就容易餓 可能是這5個原因 晚上10點胃已排空,自然會餓 晚上容易餓的一個很簡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冬春季節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北京市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態勢。目前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毒株是XBB及其亞分支,它具有較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對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危害相對較高。為應對今冬明春新冠疫情,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據市疾控中心介紹,本市已于近期啟動對老
“帶孩子看病,好幾家醫院的號都掛不上,好不容易搶到一個中醫院兒科的號,排了老長的隊,卻住不進去院,沒有床位……”近日,吉林長春寶媽李女士帶娃治病期間,切實體驗了兒科“春運式”看病。近期,流感、肺炎支原體等多種呼吸系統疾病持續高發,多地兒科就診量激增,讓兒科診療資源匱乏尤其是醫生緊缺問題再次成為社
近日,四川南充的唐女士發布視頻稱,離職后一口氣退出600多個工作群。該視頻迅速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唐女士介紹,自己從事商場地產設計工作,每個商場有數百個店鋪,需逐個審核店鋪設計圖紙,因此累積了600多個群,每天要隨時回復信息,神經一直緊繃著。離職后花三個半小時退完所有群,輕松了很多,也直觀地體會
早上8點52分到達醫院南入口道閘,8點55分就停到了負二樓車位上。“想不到這樣快!”一早到江蘇省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看病的市民吳蘇,對停車的順利感到吃驚。她根據以往就醫經驗,今天特意請了一天假,打算先花1小時排隊停車,上午10點做上檢查,中午在附近吃碗面條,下午拿報告、找醫生……沒想到,時間大大提
2023年12月12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二!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兒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量波動下降2、“愛心卡”助力養老服務升級(財經故事)3、中國國內旅游人氣持續飆升(專家解讀)4、廣西扎實推進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5、花唄白條接入征信系統會影響個人信用嗎?6、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下周五開診7、近期全國呼吸道疾病就診量相對平穩8、用意念“操控”肢體?新技術給腦卒中患者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