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銀發經濟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近日發布《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稱,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智慧養老模式正在為老人、機構提供實時、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務。當“老有所養”遇上“科技賦能”,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加快發展,吸引外媒廣泛關注。“科技產品正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在中國,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近日發布《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稱,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智慧養老模式正在為老人、機構提供實時、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務。當“老有所養”遇上“科技賦能”,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加快發展,吸引外媒廣泛關注。“科技產品正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在中國,
湖北十堰,網紅打卡地十堰健康步道人流如織。自去年10月開放以來,該步道廣受歡迎,成為市民親近自然、健身休閑的好去處。十堰的健康步道、廈門的山海健康步道、武漢的空中騎行綠道……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群眾健身熱情不斷高漲,各地積極破解“健身去哪兒”難題,想方設法打通群眾健身的“最后一公里
隨著卡牌在年輕人群中的風靡,被稱為“抽抽樂”的直播拆卡,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其中。據報道,前不久,有未成年人在幾個平臺直播間下單拆卡,為拆出概率極小的“稀有卡”“隱藏卡”,“5天花了5萬多元”。長時間看直播,熱衷于購買各種類型的卡牌,再和他人交換,一些未成年人的成癮性消費,引發社會關注。愛玩是孩子的天
徜徉廣東廣州荔灣區永慶坊,撫紅磚灰磚老墻,賞西關大屋“三件頭”,體驗非遺掐絲琺瑯,人人皆可在城市肌理中感悟歲月沉淀,感受發展活力。走進大益茶庭小憩,店長廖海韻邊嫻熟地泡起普洱,邊打開話匣子:“永慶坊歷史悠久,是文化和藝術的匯聚地,與品味傳統茶、品鑒現代茶飲的體驗很契合。”品讀城市與品茶有異曲同工之處
2024年07月01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一!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專家提示:洪澇災害地區,應科學預防水源性疾病2、永葆醫者仁心——來自醫學畢業季的醫者誓言3、聚焦消法條例丨遭遇“霸王條款”怎么辦?消費者應勇于說“不”4、聚焦消法條例丨直播購物“貨不對板”怎么辦?條例這樣保護你5、聚焦消法條例丨付款后商家“跑路”怎么辦?消費者該這樣維權6、人民網“人民投訴”發布6月消費維權數據報告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李恒)當前,我國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當地的水質易受影響。對此,專家提示,為預防水源性疾病,公眾要選擇衛生安全的水,不喝來源不明或受污染的水,避免接觸不安全的水,不在水源地附近隨意傾倒垃圾和污水,以免污染水源和周邊環境。“洪澇災害后,洪水可能淹沒或破壞水源地以及制配水的設
面對億萬人民的健康需求,醫學院校如何培養更多人民滿意的醫生?6月28日上午,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2024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1700多名醫學生即將完成學業,成為一名“新醫者”。“萬嬰之母”林巧稚、中國護理教育開拓者聶毓禪……百年來,協和培養了眾多優秀醫者,在中國現代醫學發展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新華社廣州6月29日電(記者胡林果)“在直播間買到的一款洗發水洗完就頭皮發癢,找主播,主播說商家的貨有問題自己不知情;找平臺,平臺說是主播的事;找商家,商家卻說沒有生產過這批貨。”不久前,廣州的吳女士在直播間遇到了消費糾紛,主播、商家、平臺三方互相推諉“打太極”,遲遲沒有給她一個滿意的答復。吳女士在
新華社杭州6月29日電(記者張璇)“訂單不退不換”“注冊視為同意”“管轄僅限本地”……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費者遇到“霸王條款”后,往往手足無措。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介紹,其調研數據顯示,八成多受訪者遭遇過不公平格式條款,近半受訪者表示發現不公平格式條款后仍然會繼續交易。《中華
新華社上海6月29日電(記者程思琪)預付式消費一直是消費者維權投訴的熱點、難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將于7月1日起施行,對預付式消費的監管提出了新的規定,為規范預付式消費模式、維護消費者權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作為一種常見的消費模式,預付式消費的投訴數量常年居高不下。記者梳理發現,
手機“掃一掃”查看更多內容·人民網“人民投訴”平臺發布“618”消費維權數據報告·人民網“人民投訴”發布5月消費維權數據報告·人民網“人民投訴”發布4月消費維權數據報告·“五一”出行消費遇到堵心事兒?來這里吐槽·3月消費投訴熱點:3C家電質量、售后問題凸顯 網約車變“亂約車”·3·15特別報道|
2024年06月30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日!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我們在治愈別人,也在“治愈”自己2、山西臨猗:醫養融合共護健康幸福晚年3、洪澇災害后,如何做好健康防護4、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將啟動5、廣西醫生六度援非:書寫“大愛無疆”厚植中非友誼6、口氣惱人多學科專家共同揭秘“元兇”7、2024年06月29日每日養生小知識健康簡報,星期六!健康是一種生活態度!8、改善
幾年前的一個下午,我在病房看到剛入院的小伙子小楊(化名),翻看他的門診病歷,初步診斷是難治性癲癇。癲癇屬于神經系統的慢性疾病,常表現為發作性意識喪失伴肢體抽搐。功能神經外科收治的癲癇患者大多病情重、病史長、用藥多但效果不佳,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記憶減退、認知障礙、情緒問題等。而眼前的小楊戴著眼鏡,斯斯
“你看,這是我們的血壓測量登記表。平時有不舒服的情況,打個電話醫生就來了。住這兒心里踏實著呢!”近日,在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北景鄉中心衛生院內,老人羅玉茂指著手中的表格說。北景鄉中心衛生院探索的住、養、醫、康“四位一體”醫養結合新模式,為當地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料服務。為了確保老年人都能得到專業的醫
當前,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洪澇災害結束后,各種污物隨水流動,公眾應如何做好個人清潔和疾病預防?6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此舉行新聞發布會,回應社會關切。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會上介紹,當前,國家衛健委正指導各地扎實做好汛期醫療應急和醫療救治保障,切實保障人民
從國家醫保局獲悉,《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已于28日公布,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將于7月1日正式啟動。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往年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今年的工作方案進行了三方面調整。一是申報條件方面。按規則對藥品獲批和修改適應證的時間要求進
“從1990年10月到2013年11月,我參加了六屆援非工作。援非十余年里,雖然生活工作非常艱苦,但我也收獲了與受援國當地民眾的深厚情誼。我很高興利用我所學到的醫學知識為受援國民眾服務。”“時代楷模”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喬世輝28日說。6月28日,“時代楷模”中國援外醫
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與呼吸道相通,當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出現某些相關疾病時,可能造成口氣。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源文主任醫師28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消化不良者胃腸道功能較弱,食物不易消化和排空且在胃內存留的時間延長,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腐敗并釋放出揮發出異味,腐敗食物及其異味極易反流,異味經
2024年06月29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六!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改善生活方式,預防血管鈣化(名醫講堂)2、推動醫學檢查檢驗結果能認盡認(無影燈)3、因地制宜提升托育服務質量(健康焦點)4、合理飲食補心氣(中醫養生)5、人人都該上一次“醫學院”(健康書櫥)6、如何預防“吃出來”的癌癥(健康中國奮發有為)7、特殊食品安全監管形勢穩中向好8、全國將開展老年聽力健康促進行動9、加強“體
夏季隨著氣溫升高,熱邪會耗損人體正氣。氣虛體質,特別是患心臟基礎病的人群,易出現心氣虛證,表現為心悸、氣短、疲勞、面色淡白和脈細弱等。依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心氣虧虛者,此時宜補益心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久曬和體力過度消耗。夏屬“火”,火邪傷津。汗為心之液,人體在高溫下出汗增多,氣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