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清朗的健康科普環境
【專家點評】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數字化時代,面向全民的社交媒體蓬勃發展,以健康信息傳播、健康觀念培育為核心內容的健康科普短視頻反映了公眾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也體現了新的發展階段健康傳播的重要意義。何為健康?從襁褓中的嬰兒,到身強力壯的青年,再到耄耋老人,處于不
【專家點評】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數字化時代,面向全民的社交媒體蓬勃發展,以健康信息傳播、健康觀念培育為核心內容的健康科普短視頻反映了公眾對健康的日益重視,也體現了新的發展階段健康傳播的重要意義。何為健康?從襁褓中的嬰兒,到身強力壯的青年,再到耄耋老人,處于不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偽科普”如同迷霧,悄然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健康領域。90后魏媛媛近期就深陷這樣的困境之中——家中的保健品堆積如山,從補鈣強骨到健脾養胃,父母滿懷憧憬地嘗試,堅信“營養補充,多多益善”,卻不知對“偽健康”信息進行甄別,存在重重隱患。更令人擔憂的是,魏媛媛自己也未能逃離這股信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科學家報告稱,在小鼠身上開展的測試結果顯示,他們開發的通用流感候選疫苗引發了強烈的免疫反應,且能在動物接觸病毒后保護其免受嚴重感染。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病毒學雜志》。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計劃在1—3年內啟動該候選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最終研制出一款能
1924年7月,一位名叫漢斯·伯格的德國精神病學家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腦電圖測試,用于檢測大腦的電活動。這項技術不僅徹底擴展了人們對大腦運作方式的理解,還使神經科學家能夠診斷癲癇、癡呆、偏頭痛和睡眠障礙等疾病。盡管取得了顯著成就,人們對大腦的探索之旅依舊道阻且長。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謎題接踵而至,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大腦各區域是如何交流、整合信息,最終形成一個連貫整體的,至今仍然是個謎。現在,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醫學院團隊通過腦電記錄揭示了人腦神經元如何同步,使人們更接近解決這一謎題。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人類行為》雜志上。不同大腦區域的同步稱為“共同漣漪”,它對于將不同的信
最近“秋老虎”持續發威,武漢、成都、南京等地發布高溫預警,涼席依舊是很多人的消暑必備品。前不久,“麻將涼席淡出大眾視野”的話題登上熱搜。許多人的“兒時回憶”——麻將涼席如今已經難覓蹤跡,被冰絲涼席、乳膠涼席、皮涼席等產品取代。那么,為什么麻將涼席逐漸“涼”了?新型涼席好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
2024年08月26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一!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夜尿頻多就是腎不好嗎?2、手術時,全身麻醉會讓人變傻、變笨嗎?3、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4、青少年、兒童群體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減重?專家解析5、防曬指數越高防曬霜效果越好嗎?6、全國殘疾預防日:科學防治腦卒中遠離殘疾7、2024年08月25日每日養生小知識健康簡報,星期日!健康是一種生活態度!8、立秋后多吃這些蔬果
全麻不會讓成人變傻變笨。根據現有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來看,都沒有發現全麻對3歲以上人群的大腦存在傷害。通常情況下,全麻藥物在體內數天甚至數小時就會被代謝完全,難以對我們大腦帶來持續性的影響。(來源:@科學辟謠 中國新聞網微博 )
導致夜尿增多的因素有很多,從生理角度來看,睡前水分攝入過多,精神緊張或壓力增加,都可能出現夜尿增多。此外,夜尿增多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之一,其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夜尿頻多可能與腎臟疾病有關,但并不能單憑這一癥狀就斷定是腎臟不好,腎臟疾病的診斷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來源:@科學辟謠 中國
防曬霜的防曬指數,通常指的是日光防曬系數(SPF),它是衡量防曬產品對防護紫外線能力的一個標準,但并不是越高越好。SPF30的防曬霜能阻擋約97%的UVB射線,而SPF50的能阻擋約98%的UVB射線,由此可見,二者的差別并不大。此外,防曬系數越高,往往添加的防曬劑濃度就會越高,反而會更加油膩、厚重
國家衛生健康委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暑期是家長帶孩子外出的旺季,很多人在享受各地美食的同時,也發現體重有所增加,請問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減重,尤其是針對青少年、兒童群體。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王志宏表示,外出游玩的時候,各地的特色美食非常吸引
新鮮的西瓜只要貯藏得當,隔夜后仍然可以食用。如果覺得西瓜吃不完,切開后一定要立即附上保鮮膜密封,再放到冰箱冷藏室,注意別和生肉、雞蛋放在一起。有研究對西瓜的新鮮切面、隔夜冷藏后切面和隔夜冷藏后切面表層下2cm樣品的菌落總數進行了分析(實驗中隔夜時間為16小時),結果顯示三者在菌落總數上無明顯差異。(
2024年8月25日是全國第八個殘疾預防日,活動主題為“預防疾病致殘,共享健康生活”。腦卒中,俗稱“中風”,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要疾病。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矯毓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腦卒中患者,如果能在短時間內識別癥狀,得到及時治療,可在
2024年08月25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日!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立秋后多吃這些蔬果2、大預醫創意科普讓健康知識觸手可及3、今日出伏養生需知“三宜三忌”4、聚焦智慧醫檢4.0時代:如何讓醫檢服務更精準?5、氟澤雷塞片獲批上市專家希冀推動肺癌精準治療發展6、“小胖墩”日益增多專家:兒童肥胖危害多健康關口需前移7、玩游戲“暈3D”何解?專家支招8、2024年08月24日每日養生小知識
立秋后,氣候常伴“干”“燥”“熱”等特征。秋季燥邪當令,肺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降火氣、除秋燥,可以多吃這些蔬果:茄子。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的功效。南瓜。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
2024年8月22日至24日,2024中華醫學會第十八次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會議期間,來自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呼吁,以“大衛生、大健康”為理念,通過“大預醫”科普項目,推動早期篩查和干預工作的普及與發展,借力創新和有趣的科普形式,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提升公眾號對健康管理的認知。“大預醫”科
今日,長達40天的三伏天終于謝幕,正式迎來了出伏。出伏后,炎熱漸消,整體氣溫也將下降,但是這個時節,由于溫度波動頻繁,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很大。出伏后,有哪些養生常識要知曉?為此,人民網采訪了溫州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中醫師陳妙。
隨著智慧醫檢進入4.0時代,醫學檢驗服務的全場景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如何讓醫檢服務更精準、更方便?23日,中華醫學會第十八次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浙江杭州舉行。活動上,第三方醫檢行業的首個醫檢大模型——域見醫言大模型正式發布,智能體應用——“小域醫”同步上線。該模型的上線將推動檢前項目查詢更便捷、檢中生
“KRAS作為常見的致癌驅動突變,曾有‘不可成藥’靶點之稱。KRAS G12C抑制劑的出現為治療攜帶該基因突變的癌癥患者開辟了精準治療的方向。”治療晚期肺癌的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首席研究者、廣東省人民醫院首席專家吳一龍近日受訪時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21日發布消息稱,近日,該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
中新網武漢8月23日電 有部分玩家曾稱,玩游戲會出現“暈3D”癥狀。武漢市第四醫院神經內科專家曾曉云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暈3D”即3D暈眩癥,又稱視覺誘發暈動癥。人的平衡感主要來自視覺、本體感覺和耳內前庭感受器。該癥狀的出現,就是因為有部分人的前庭功能過于敏感,對微小的運動反應很大。一旦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