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成運營養老助餐點2256家
昨日,本市召開“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老齡事業發展成就專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底,本市常住老年人口494.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2.6%,已經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和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服務需求
昨日,本市召開“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老齡事業發展成就專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底,本市常住老年人口494.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2.6%,已經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和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服務需求
近日,北京市藥監局會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海關、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等部門出臺《北京市推動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北京市促進臨床急需藥械臨時進口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以優化工作流程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罕見病和臨床急需藥械供應保障機制,有望縮短患者用藥等候時間,保障藥品藥
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突然間就覺得自己老了。實際上,這種感受并非錯覺,或許正是身體內部深刻變化的真實寫照,醫學數據與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自然·衰老》雜志最新報道稱,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揭示了衰老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過程。相反,人類在青春期后還會經歷兩次顯著的“斷崖式”衰老。不過,清晰
前不久,山東菏澤單縣首批事業編制招聘的鄉村醫生正式上崗。這32名鄉村醫生都是“縣招鄉聘村用”,被安排到32個村莊。縣財政為每名鄉村醫生每月補助2000元,鎮衛生院為他們繳納五險一金。鄉村醫生“縣招鄉聘村用”模式,提升了待遇保障水平,有助于壯大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鄉村醫生承擔著農村基本醫療、慢病防控
本報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楊彥帆)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縣級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80%以上縣級中醫醫院力爭達到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醫院水平,500所左右縣級中醫醫院力爭達到三級
本報北京9月25日電 (劉詩瑤、占康)據第二屆航天醫學前沿論壇傳來的消息,我國空間站已在航天醫學領域取得初步成果,將助力載人登月和后續其他深空探測任務的實施。 第二屆航天醫學前沿論壇近日在浙江杭州召開,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辦,浙江大學醫學院承辦,北京理工大學、寧波大學協辦。與會專家學者
2024年09月26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四!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解讀:以“人民”為核心科學高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秋季氣候干燥6招幫你護好咽喉3、變味的“網紅醫生”:“流量病”如何治理?4、和諧親子關系是提高青少年網絡素養的重要前提5、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在廣東醫院落地6、為什么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易發?如何預防和應對?7、國家巡回醫療隊赴寧夏開展健康義診8、專家談
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律制度,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草案共8章63條,其中對防范化解公共衛生領域重大風險、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制機制、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多方面內容作出明
早晚涼意漸濃,人們開始感受到秋天的變化,不少人時常覺得嗓子干癢、有異物,卻咳之不出、吞之不下。溫州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尤孫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秋天天氣干燥、晝夜溫差大,干冷刺激咽喉,容易引發咽喉不適,若疊加外界細菌病毒侵襲,更易誘發炎癥。日常不妨通過以下6方面來保護咽喉,科學預防咽炎。
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醫生開始在線分享醫學知識。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聽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識,有助于提升民眾的健康素養。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偽裝醫生、“偽科普”、帶貨賣課博取流量的行為,卻讓醫療健康科普變了味、走了樣。穿上醫生“馬甲”的“網紅”風靡直播間 某短視頻平臺上
穿上設備,啟動開關,蹬腳走路。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的病房里,一名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患者穿戴上設備,膝蓋、大腿、腰部等多個部位與機器人連接,看著屏幕上的動畫,通過腦部思考,驅動肢體做出相應的動作。“這個機器人可以幫助脊髓損傷患者鍛煉肌肉,還能重建神經環路,提升治療效果。當前,臨床醫生不斷推進
“我叫吳可,今年12歲,已有7年網齡。視力5.1,不打游戲。我是一名抖音視頻創作者……”抖音創作者@可樂冒險走丟了 如是介紹自己的經歷: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的電腦和手機,獲得3D打印一等獎、科學實驗秀一等獎、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完成過50公里沙漠旅行,攀登過海拔5000米的雪山,在北極的冬天
秋分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開始增多,為什么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易發?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秋分后,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漸下降。氣溫下降,特別是寒冷空氣的刺激,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擔,引起血壓升高和血管阻塞,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在氣溫下降的季節,人們往往會攝
9月23日下午,國家巡回醫療隊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塵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骨科、腫瘤科5位專家集聚一堂,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開展健康義診活動,將“專家號”免費送到石嘴山市民手中,讓當地百姓感受到了穩穩的“醫”靠。義診現場。寧夏衛生健康委 供圖義診現場,前來詢診的人絡繹不
隨著秋冬季到來,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將進入感染高發季。關于疫苗接種禁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24日在北京表示,有3種情況需特別注意,對疫苗成分過敏者不能接種該疫苗,如果患者處在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或正處于疾病急性期,建議暫緩接種,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
本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王洲)近日,北京市藥監局會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海關、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等部門出臺《北京市推動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北京市促進臨床急需藥械進口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以優化工作流程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罕見病和臨床急需藥械供應保障機制,
最近,在重慶綦江區郭扶鎮中心衛生院高廟分院,89歲的患者陳廷芳得到有效救治。得知為她進行心電圖診斷的是20多公里外的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的專家,陳廷芳感嘆:“遠程醫療關鍵時候能救命。” 當日,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磊磊查看心電圖后,確診陳廷芳為“急性下壁抬高型心肌梗死”,
2024年09月25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三!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多事之秋”心腦血管疾病易高發如何科學預防?2、中藥與甜品的跨界混搭真能養生嗎?3、功效多種多樣這些運動與孩子很“搭”4、這8件事可把胃給坑慘了!5、人類獨特生殖機制揭示6、衰老研究“風華正茂”健康老去愿景可期7、撕掉保健床墊“包治百病”的虛假面紗8、治理“影子藥師”需用好大數據處方9、全球慢阻肺病指數發布10、江
秋分后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增大、空氣愈加干燥、氣壓不穩、風速變化等因素都會對心腦血管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特別是老年人群,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的時節更需要提高警惕。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葛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秋分后氣溫下降導致人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容
經過一個暑假的休養,不少孩子都沒有逃出“每逢假期胖三斤”的魔咒。秋高氣爽,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節!家長應該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運動項目?多大的運動量、運動多久才算達標?別急,今天就來跟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學一學孩子們的身體活動到底該如何開展。給孩子量身打造運動方案運動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