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能保護好未成年人嗎?
臨近六一,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又成了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而近些年,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從色情、暴力等內容會引發(fā)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到誘導打賞、充值等問題頻發(fā)。對此,網信辦督促各App上線了“青少年保護模式”,但是這一模式真的起到其應有的作用了嗎?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時下熱門的App
臨近六一,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又成了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而近些年,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從色情、暴力等內容會引發(fā)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到誘導打賞、充值等問題頻發(fā)。對此,網信辦督促各App上線了“青少年保護模式”,但是這一模式真的起到其應有的作用了嗎?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時下熱門的App
隨著近年短視頻的迅速崛起,打開APP就刷得停不下來的沉迷現(xiàn)象逐漸為社會所關注。其中,未成年人沉迷現(xiàn)象尤為嚴重,因刷短視頻已出現(xiàn)不少極端案例。CNNIC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6.48億,其中大部分為青少年用戶。另據(jù)《中國青少年互聯(lián)網使用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