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讓公眾防護更精準
近日,國家疾控局與中國氣象局攜手發布了一項開創性舉措——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這一預警系統的推出,標志著我國在公共健康服務領域邁入了精細化、預防性的新階段。它不僅超越了傳統單純氣溫預報的范疇,更將氣象信息與健康風險緊密相連,為公眾提供了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防護指南。此次預警最為顯著的特點在于其
近日,國家疾控局與中國氣象局攜手發布了一項開創性舉措——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這一預警系統的推出,標志著我國在公共健康服務領域邁入了精細化、預防性的新階段。它不僅超越了傳統單純氣溫預報的范疇,更將氣象信息與健康風險緊密相連,為公眾提供了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防護指南。此次預警最為顯著的特點在于其
高溫不斷、暴雨如注,夏天的天氣往往格外劇烈。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也更加頻繁。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夏季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澇重于旱,東部季風區降水總體偏多,區域性和階段性洪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局地發生極端性強降水的可能性較大。極端天氣頻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看懂暴雨預警信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目前,全國各地已進入夏季高溫季節,為加強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預防和避免職業性中暑的發生,保障廣大勞動者健康權益,國家衛健委職業健康司特發布高溫作業及高溫天氣作業健康風險提示。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基本概念高溫作業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
烈日炎炎,北京市民在朝陽區藍色港灣商圈的噴泉池邊感受涼意。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攝【給您提個醒】6月17日,北京最高氣溫超過37攝氏度。截至6月17日,北京6月已迎來4個高溫日。那么,近期北京天氣為何如此炎熱?我們又該如何做好防護?對于北京近期高溫天氣的成因,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介紹,近期北京地區
中央氣象臺預計:13日至15日,35℃以上的高溫天氣依舊盤踞在華北大部、黃淮、陜西中北部、山西中南部、蘇皖北部、湖北北部以及內蒙古西部和東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其中,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可達40℃至42℃以上。氣象部門提醒:公眾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曬,多補充水分。新發地加緊生
近日,全球多國持續遭遇熱浪。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出現了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南部信德省此前更是出現52攝氏度的高溫,逼近歷史極值。熱浪也席卷印度,多地氣溫連續數日超過45攝氏度,已經導致多人死亡。那么,今夏我國是否會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氣候、地形等因素共促高溫最近一段
烈日炎炎,熱浪襲人。6月8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6月9日至12日,北京持續高溫,每日12時至16時平原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5℃~36℃。這是今年夏天京城迎來的首個高溫黃色預警。(相關報道見04版)近段時間,全球多國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我國的天氣形勢也備受關注。氣象學家預測,今年很有可能超過去
新華社長沙8月8日電(記者帥才)在高溫天氣過度運動、不科學運動,一些人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癥。記者從湖南一些醫療機構獲悉,近期,醫院接診了多例因為運動不當而患上橫紋肌溶解癥的患者。醫生提醒,高溫天運動健身要循序漸進,避免進行過度劇烈運動引發意外傷害。長沙市中心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鄧洪介紹,橫紋肌溶解癥是
隨著近期氣溫的升高,本市醫院接診到不少有中暑癥狀的患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主任助理、副主任醫師韓楨介紹,近期高溫天,該院急診科平均每天有三到五名患者與中暑相關,不過大部分患者癥狀較輕,如頭暈、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為了應對,急診科提前準備降溫用的冰毯機,并開通中暑綠色通道。“我們預
新華社天津6月25日電(記者周潤健)6月中旬以來,全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打破歷史同期高溫極值紀錄,如此炎熱,是入伏了嗎?天文科普專家明確表示,現在距離入伏還有一段時日。7月11日才開始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舊是40天。這也是從2015年以來連續第九年三伏長達40天。三伏又分為初伏
近期,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等地陸續迎來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到43℃或以上。面對來勢洶洶的高溫熱浪,該如何應對?個人健康防護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預防中暑?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并梳理多地應對高溫天氣的措施。持續高溫天氣引發多地預警天津市氣象臺20日下午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24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入夏后,以清涼聞名的內蒙古自治區,24日下午“意外”地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不無夸張地表示:“內蒙古熱得很直接,連風都是滾燙的?!苯衲陜让晒诺母邷靥鞖庠谝恢芮凹从卸四摺?月15日,內蒙古氣象部門發布了今年的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彼時,有
6月23日,北京市氣象臺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上一次北京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是2014年5月29日,距今已經9年。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表示,6月22日以來,京津冀、山東、河南中北部、蘇皖北部、內蒙古西部、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等地都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天氣,近期共有1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的最
新華社天津6月18日電(記者白佳麗、張建新)近日,北方大范圍高溫來襲沖上熱搜,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40℃。北京市氣象臺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天津市氣象臺于6月16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專家建議,高溫天氣更應關注兒童身體健康,避免出現中暑、胃腸道疾病等。天津市兒童醫院急診科組長王麗靖介紹,
□ 不存在臭氧細菌,實為臭氧污染。臭氧污染對人會造成一定影響,但影響是非急性的,需要一個過程?!?面對臭氧污染,個人如何做好防護?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臭氧高發期、高濃度時段減少戶外活動,減少在臭氧污染環境中暴露的時間。當前,全國多地高溫天氣還在持續。有傳言稱,今年氣溫異常悶熱,臭氧細菌感染加劇,容易引
近期,全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不少網友直呼“熱化了”!為了防止“黑你沒商量”,很多人準備下單防曬帽、防曬衣等防曬用品。但當你在電商平臺搜索時,會看到五花八門的描述,“玻尿酸”、“全波段”、“木糖醇”……現在的防曬衣都這么具有科技感了嗎?靠譜嗎?資料圖:出行市民包裹嚴實防曬防暑。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新華社長沙8月3日電(記者帥才)時值“三伏”,全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中暑、腸胃病等高溫病頻發。專家提醒,老人、戶外工作者、兒童在高溫天氣下要格外注意,合理降溫,清淡飲食,及時飲水,避免發生高溫病。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韓小彤介紹,近期醫院收治的中暑患者增加,有些患者送到醫院時體溫達到40攝氏度,出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7月以來,我國多個省份出現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氣溫甚至達到了40攝氏度。于是,一波與高溫天氣相關的謠言也趁機“作亂”——夏季高溫要當心臭氧細菌、天熱缺氧大明湖群魚躍出水面、濟南市交通信號燈被曬化……熱歸熱,但我們不能把所有“鍋”都讓高溫天氣背。今天,科技日報記者就對7
本市已進入高溫酷暑季節。市衛健委日前就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發布通知,禁止用人單位以發放錢物替代應提供的防暑降溫飲料和藥品。市衛健委要求用人單位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要求,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嚴格遵守高溫作業時間要求。日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以上為強高溫天氣,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6月17日,在德國法蘭克福,一名小朋友騎車穿過噴泉納涼。當日,法蘭克福遭遇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達36攝氏度。新華社記者逯陽攝【1】【2】【3】
廣東拉響暴雨紅色預警,浙江衢州因強降水引發山體滑坡,湖南全面進入抗洪備戰狀態,華北、東北等地迎來高溫,內蒙古、吉林或將出現歷史少見的炎熱……6月以來,北方“炙烤”,南方“水澆”,江南、華南等地持續降水,華北、黃淮等地高溫不退,高溫暴雨成為全國天氣主角。北方高溫南方暴雨,是否正常?連日來,很多網友表示
連日來多地氣溫直逼40℃,生冷食物成為不少人的“生存必需品”,餐飲店的外賣生意也紅火起來。然而記者在醫院發現,高溫天氣醫院的消化門診、腸道門診人滿為患,“吃”出來的胃腸炎、感染性腹瀉病人越來越多,情況嚴重者甚至出現多器官衰竭、休克。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近日收治了一位感染性休克病人,起因就是因為吃
夏至已至,全國迎來高溫酷暑天氣,高溫津貼成為關注焦點。近日,上海、安徽、江西等九省份上調了高溫津貼,其中江蘇、浙江、上海三地的高溫津貼達到全國最高標準,為300元/月。按照規定,只要用人單位安排了高溫作業,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單位的勞動者都應依法享受高溫津貼。把高溫法規制度打造成一把利劍欣城一
難熬的高溫天氣,如何降暑?防中暑:自制防暑茶1.烏梅茶。將烏梅和甘草按5:1比例(也可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節)放入鍋中,加水煮10分鐘,取湯汁沖泡綠茶即可,有斂肺、生津等功效,還可用于肺虛久咳、虛熱消渴。2.枸杞防暑茶。將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放進茶杯里,沖入沸水加蓋悶泡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