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醫學影像診斷插上“智慧翅膀”
隆冬時節,北部戰區總醫院某新型野戰帳篷醫院內,主任醫師張立波打開智能戰傷診斷系統,通過該系統自動輔助診斷傷情、精確量化受損組織、立體呈現三維病灶模型,為受傷戰士的救治提供了精準有效的參考方案。 20多年來,張立波一心撲在醫學影像技術創新上,主持開發了“醫學影像處理與遠程診斷系統”“顱腦戰創傷影像自
隆冬時節,北部戰區總醫院某新型野戰帳篷醫院內,主任醫師張立波打開智能戰傷診斷系統,通過該系統自動輔助診斷傷情、精確量化受損組織、立體呈現三維病灶模型,為受傷戰士的救治提供了精準有效的參考方案。 20多年來,張立波一心撲在醫學影像技術創新上,主持開發了“醫學影像處理與遠程診斷系統”“顱腦戰創傷影像自
【知識·軍旅·人生】 略顯嬌小的身材,一襲寶藍色連衣裙,長發隨性地披在肩上——這是初次采訪時,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劉瑋留給記者的印象。 當問及獲得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感受時,劉瑋說:“這是對我在新發傳染病研究領域所取得成績的肯定,也是對我的一種鞭策,激勵我在新的起點上
國醫大師晁恩祥,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大內科首席專家。從醫60余年,長于肺病,悉心鉆研,創新中醫“風邪”理論,形成風咳、風哮的辨治體系。在抗擊非典、甲流和新冠等重大公共衛生保障工作中,巧施妙手,展現了中醫藥在急癥救治方面的特色。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傳承教育特別貢獻獎”,是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經
當前的廣州,正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廣東省中醫院派出多批護理隊伍,支援當地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我和身邊同事都在學習葉欣護士長的精神,努力奉獻自己。”一位參與支援的護士說。1956年,葉欣出生于廣東徐聞一個醫學世家。1974年,葉欣被招進廣東省中醫院衛訓隊。1976年畢業時,因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
新華社天津11月10日電題:張伯禮:用“中國方案”抗擊疫情新華社記者宋瑞、栗雅婷、張建新在9日“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剛剛從武漢回來的張伯禮臉上洋溢著微笑,“我去武漢市中醫醫院,他們寫了個大橫幅,歡迎張伯禮回家,我感到很親切,就像是回家的感覺。”“人民英雄
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8月3日發布公示,為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決定開展“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評選頒授,產生1名“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3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84歲的鐘南山院士成為“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相關報道見03版)作為國家最高榮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公共衛生領域的人民戰爭,也是一場公眾科學素養的大考。“公眾了解政府防疫策略背后的科學道理,有助于積極配合開展應急防控行動,可以說科學素養是剛性防疫措施背后的柔性支撐,是防疫部署得以貫徹落實不可或缺的保障。”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說,“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具
本報廣州2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峰值不等于到了“拐點”,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大流轉,會不會再出來一個“峰”?鐘南山認為,“個人估計大概不會”。根據模型預計,2月中下旬全國病例數將達到峰值,但并不意味著達到峰值后馬上下降。2月17日下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武漢前方的廣東醫療隊IC
昨天是北京醫療隊援助武漢的第12天,截至早上8點,已累計收治患者162例,2名患者順利出院。兩地就“新冠”診治的交流也將更加容易。昨日,北京朝陽醫院專家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了5G遠程會診。記者從北京醫療隊了解到,截至2020年2月8日8時,北京醫療隊三個病區共累計收治患者162例。目前,已有兩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