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養生防病須抵御濕熱邪氣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田曉航)5月5日將迎來立夏,這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專家提示,立夏之后,氣候特點以濕熱為主,人若不能適應,感受濕熱邪氣,則易發病。“立夏標志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景說,立夏之后,天地之氣相交,氣溫開始升高,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田曉航)5月5日將迎來立夏,這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專家提示,立夏之后,氣候特點以濕熱為主,人若不能適應,感受濕熱邪氣,則易發病。“立夏標志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景說,立夏之后,天地之氣相交,氣溫開始升高,
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針對密接隔離人群,僅大興區和豐臺區就先后對21667人次給予“提升正氣,化濕解毒”的中藥湯劑和中成藥投放,在阻斷疾病傳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醫專家團隊還深入ICU病房和普通病房,根據每個患者不同情況辨證施治。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北京疫情
新冠病毒卷土重來,北京連續多日報告本地病例。6月16日,經過對前一版方案的修訂,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印發《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五版)》。方案中,全新升級了適用于成人和兒童的新冠病毒預防小藥方。公眾只需按方抓藥,代茶飲即可。此外,中醫醫生將與大家分享一些進入6月的養生小竅門,助你少
每年冬春季,流感相對高發,老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是易感人群。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鄺秀英提醒,易感人群更應注意未病先防,除了日常的起居、飲食多加防范,以下這三招簡單、易學的預防法不妨學一學——茶飲法:姜棗茶組成:生姜5片,紅棗10枚,煎湯,趁熱飲。功效:溫中散寒,適合氣虛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