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醫學 讓你大開眼界
文物是凝固的歷史,當我們將目光投向那些沉睡千年的器具、簡帛、石刻與圖像,一條貫穿中華文明的醫學發展脈絡便清晰浮現。從新石器時代用于放血的砭石,到明代精制手術器具,每一件文物都在無聲訴說著先民對抗疾病、追求健康的智慧。◆經脈漆人◆14厘米的醫學奇跡在成都博物館的展廳中,展示著一件詮釋了經脈針灸理論的珍
文物是凝固的歷史,當我們將目光投向那些沉睡千年的器具、簡帛、石刻與圖像,一條貫穿中華文明的醫學發展脈絡便清晰浮現。從新石器時代用于放血的砭石,到明代精制手術器具,每一件文物都在無聲訴說著先民對抗疾病、追求健康的智慧。◆經脈漆人◆14厘米的醫學奇跡在成都博物館的展廳中,展示著一件詮釋了經脈針灸理論的珍
記者7月14日獲悉,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項最新考古研究成果顯示,海昏侯墓出土的針狀金屬物被確認為最早采用炒鋼技術制作的醫用毫針,這是西漢時期醫療器具在材料和形制上嬗變的直接證據,對研究中國針灸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這組醫針出土于海昏侯墓內棺貼金漆木盒內的玉管中。從玉管斷面可見至少5枚針狀物,僅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