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掃碼點餐要進行“掃碼監督”
“點個餐要關注一堆公眾號、小程序?!薄坝檬謾C號注冊會員才能掃碼點餐。”“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吃飯怎么辦?”……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到餐廳用餐時,有些餐廳不提供人工點餐,消費者只能關注公眾號或小程序后進行“掃碼點餐”。對掃碼點餐,不少消費者都心存疑慮,且持警惕的態度。實際上,針對掃碼點餐的相關問題,輿論也
“點個餐要關注一堆公眾號、小程序?!薄坝檬謾C號注冊會員才能掃碼點餐。”“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吃飯怎么辦?”……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到餐廳用餐時,有些餐廳不提供人工點餐,消費者只能關注公眾號或小程序后進行“掃碼點餐”。對掃碼點餐,不少消費者都心存疑慮,且持警惕的態度。實際上,針對掃碼點餐的相關問題,輿論也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展出的智能銀行機器人,它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新華社發某大學的學生“刷臉”進出圖書館。新華社發【問計民生】 你出入的小區、商場、辦公樓是不是得靠“刷臉”才能通行?人臉數據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人臉信息能不能加密、會不會被改動?……近年來,隨著大數據
電信企業為全國手機用戶免費提供本人到訪地短信的查詢服務,經用戶授權可以查詢近15日和30日內到訪省市的信息;幾家科技企業及時開發了小程序,推出疫情防控“健康碼”……大數據的運用,為復工復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行證”。與大數據同時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的,還有個人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護問題。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