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工程師”,守護健康有了更多可能
【健康前沿】零磁技術傾聽人體極弱“磁語”,為心腦血管疾病提供早期預警;電子“創可貼”將藥物精準遞送至病變細胞內部;機器人塑造“小創口,大健康”手術新范式……近年來,醫工交叉融合成為醫學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從臨床需求反向推動技術創新,到多學科協同攻關,從科研團隊“接單”設備研發,到醫療方案落地為患者送去
【健康前沿】零磁技術傾聽人體極弱“磁語”,為心腦血管疾病提供早期預警;電子“創可貼”將藥物精準遞送至病變細胞內部;機器人塑造“小創口,大健康”手術新范式……近年來,醫工交叉融合成為醫學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從臨床需求反向推動技術創新,到多學科協同攻關,從科研團隊“接單”設備研發,到醫療方案落地為患者送去
癌癥是現代社會揮之不去的陰影。與健康細胞相比,癌細胞行為的改變是由蛋白質過度表達引起的。這些蛋白質具有促進細胞增殖、存活和遷移等功能,其中一些蛋白質很容易被靶向和抑制,而另一些蛋白質則不易被小分子或抗體接近,因此被認為是“不可成藥”。現在,這一困境正在被一種革命性技術打破??茖W家將希望寄托于靶向蛋白
中新網深圳6月17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醫藥所高分子藥物研究中心研究員耿晉,博士后張一川與英國愛丁堡大學的Mark Bradley(馬克·布萊德利)等人歷時四年,探索利用醫用放射治療X射線源激活抗腫瘤前藥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前體藥物設計方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得了腫瘤,卻死于心臟”?這不是開玩笑。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14日強調,對于合并癌癥和心臟病的患者,不能只關注一種疾病。當日,記者了解到,上海醫學專家成功研發小程序,助醫生和腫瘤患者關注治療藥物對心臟的毒性。程蕾蕾介紹,研發、推廣使用
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循環:心血管影像》近日刊發的一篇研究報告稱,飲用受砷污染的水會改變年輕人的心臟結構,從而增加其未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在美國,有許多印第安人部落社區和農村地區的水源受到砷污染。在該項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對砷污染較嚴重的俄克拉荷馬州、印第安納州以及南、北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