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近視無法徹底治愈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很關鍵
暑假期間,各大醫院眼科就診大廳人滿為患,近九成是家長帶孩子檢查視力,看著越來越多的“小眼鏡”,醫生提醒家長近視可以緩解但無法徹底治愈,從小做起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很關鍵。暑假眼科就診患兒大幅增加22日一早,雖然下著大雨,但不到9點,西安市第一醫院眼科醫院大廳里已經擠滿了家長和孩子。有家長告訴記者,平時學
暑假期間,各大醫院眼科就診大廳人滿為患,近九成是家長帶孩子檢查視力,看著越來越多的“小眼鏡”,醫生提醒家長近視可以緩解但無法徹底治愈,從小做起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很關鍵。暑假眼科就診患兒大幅增加22日一早,雖然下著大雨,但不到9點,西安市第一醫院眼科醫院大廳里已經擠滿了家長和孩子。有家長告訴記者,平時學
杭州才剛剛入伏,就已有人因中暑上醫院求助,而求助者并非戶外工作者,是位天天躲在空調房里的平面模特。小李姑娘今年才21歲,身材高挑、皮膚白皙,1米72的個子才90多斤,骨感的體態盡顯柔弱,比“林黛玉”過之而無不及。周末時,她因老覺得乏力、胃口差、惡心、常拉肚子,以及睡眠不好找到浙江省中醫院針灸科吳高飛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一間門診室,8歲的彬彬聽到了一個壞消息:兩個月內不能吃冰淇淋、可樂等甜食。醫生很嚴肅地告訴彬彬媽,孩子體重已達56.8千克,肥胖程度為160.8%,屬于嚴重肥胖,B超提示有脂肪肝。少年兒童竟然被“老年病”盯上。一位醫生的敘述讓記者印象深刻:高血壓、糖脂代謝異常、非酒精性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一間門診室,八歲的彬彬聽到了一個“壞消息”:兩個月內不能吃冰淇淋、可樂等甜食。醫生很嚴肅地告訴彬彬媽,孩子體重已達56.8千克,肥胖程度為160.8%,屬于嚴重肥胖,B超提示有脂肪肝。正值花季的青少年,竟然被“老年病”盯上了!一位醫生的敘述讓記者印象深刻:高血壓、糖脂代
擦“神奇藥水”止癢10個月寶寶手腫得像血饅頭 日本網紅驅蚊滴也不適合寶寶使用 本報訊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每天平均要接診三四十例蚊蟲叮咬的患兒,他們有的小胳膊小腿上長滿了紅紅的“蚊子包”,有的眼睛被咬得腫成了“大小眼”,看著就奇癢無比。其中有個男寶寶小哲哲才10個月大,左手腫得
促進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專科醫聯體核心醫院的相關專科預留30%的專家號源給合作醫療機構。(6月19日《新京報》)分級診療被視為理順就醫秩序、化解患者過于集中看病問題的“牛鼻子”。為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相關主管部門已采取一些經濟手段,其中到大醫院看病的報銷比例較低、越往下走報銷比例越高,就是使用經濟手段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正從前沿技術轉變為現實應用。“人工智能醫生”PK人類醫生,誰更厲害?圖為5月5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展出的數據技術研究院醫療多模態智能交互系統。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去年6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全球首場神經影像人機大賽上,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研發
消費者原以為用了一種中藥膏劑,沒想到自己使用的其實是激素超標的藥膏。如果事關患者健康安全的藥膏都得不到有效監管,那永豐藥膏這個地方“招牌”還能走多遠?“5秒見效”“治療二十余種真菌感染”……根據《健康時報》的報道,在江西永豐縣許多涉嫌含有激素的皮膚消毒產品被包裝成有神奇功效的“純中藥配方”,銷往全國
本報訊 (記者于夢非)近日,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發布的《2019年中國雙眼皮消費報告》顯示,雙眼皮手術長期居于我國醫美手術項目的前列。《報告》顯示,90后是雙眼皮手術的主力年齡群,20歲~25歲占比達44.05%,70后群體雖然整體占比不高,但46歲~50歲占比同比增長超過100%。據統計,2018年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 在醫療手術中,外科醫生主刀是常見的場景,但在廈門一家醫院開展的手術中,執行手術的卻是機器人。6月12日,閩西南首例機器人手術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外科醫生在操作臺上觀察畫面進行操控,機器人來執行手術,順利切除了患者的肺癌腫塊,患者出血量不到5毫升。據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文明確提出今年為“基層減負年”。歷經3個月的醞釀,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日前印發《衛生健康系統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 為基層減負的措施》,要求把“為基層減負”當作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并制定了具體可行的措施,可謂是切中時弊,亦是民心所向。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衛生健康
推行一個診室“一醫一患”、增加下午出診號源、增加5個兒科醫聯體,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增長……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醫耗聯動改革本周六將正式啟動,與此同時,本市同步推出5大類40項改善服務的措施,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在改善服務上用心,在規范行為上用力,確保醫耗聯動綜合改
醫生提醒:兒童誤吞異物案例增加 家長需避免三個常見誤區 新華社福州6月12日電(記者林超)福建省福州市11日發生揪心一幕,一位8歲女童誤吞一枚多棱角的少先隊徽,卡在食道內,一度面臨食道劃傷、穿孔大出血的風險。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專家提醒,近年來兒童誤吞異物案例明顯增加,家長應該提高警惕。 記者看到
一個人患上心理疾病,他的親朋好友都會面臨壓力:如果應對方法正確,可能拯救患者,反之可能會加重患者病情。如果親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該怎樣幫助他們呢?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刊文,心理專家提出了下面一些建議。1.接受心理疾病教育。了解親人所患的心理疾病,是幫助他們的根本保證。大量研究顯示,給患者家人進行心
上海讀者付女士問:我兒子今年35歲,上個月有一天在家半夜加班時突然出現明顯的胸痛、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呼吸困難,立馬送院后發現是“急性廣泛前壁ST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刻做了介入治療術,現在好了。為什么他才這么年輕就毫無征兆地出現心梗?平時要怎么防范?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程康林解答:
一生無痛 記憶非凡 這些老人為何如此“超級” 據報道,研究人員對遺傳基因的研究持續了數十年,他們積累的數據表明,老年人中確實有些因為遺傳或其他方面因素,具有異于常人的記憶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對這些特殊案例的研究,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以便研發新的醫藥、療法和鍛煉方式,讓更多的老人受
呵護心臟 終身管理(信息服務臺) 在太平洋上空,一位搭乘美聯航飛機年近70歲的老人心前區不適,服藥無效后暈倒。一位中國心肺疾病專家迅速參與搶救。檢查脈搏后,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心梗,讓患者平躺。經被子保暖、鋼瓶吸氧等措施,病人神志恢復清醒。這樣的驚險故事,不時在我們身邊發生。其實,心臟需要終身呵護
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服用精神病類藥物可使得老年人易跌倒,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建議醫生在給老年人開藥時慎重把握藥量。相關文章近日發表在澳大利亞健康雜志《澳大利亞處方者》上。研究人員在文章中說,精神類藥物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抑郁癥、疼痛和癡呆癥,但其副作用包括嗜睡、頭暈及視力模糊
隨著現代醫療美容行業的迅速發展,以玻尿酸為主的注射類微整形得到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青睞。但是注射玻尿酸以后的投訴事件也頻頻發生。近日,一位女士在石家莊某醫療美容醫院注射玻尿酸后,數月額頭都腫脹、疼痛難忍。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人們對玻尿酸的一些認識誤區不無關系。“玻尿酸又名透明質酸,是存在于人體和動
患卵巢癌接受化療 女子做5次“試管嬰兒”終成功 專家建議腫瘤患者提前保存“生育力” 武漢晚報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做媽媽。”5月26日,懷孕4個月的嚴女士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向周春主任醫師表達感激。患者因患卵巢癌并接受了化療,做“試管嬰兒”直到第五次才成功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可免吃藥 醫生開出“雙處方”供患者選擇武漢晚報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楊麗麗)高血壓小伙子到醫院就診,不料醫生開出兩份處方供他選擇,能夠嚴格執行“第二處方”,便可以不吃藥。31歲的張先生長期以飲料代替白開水,每天喝碳酸飲料超過1000毫升,身高1.8米的他體重達到248斤。日前,他在
中新網客戶端蘇州5月21日電 21日,針對“博士生舉報導師亂裝支架收回扣”一事,記者從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蘇大附一院”)了解到,目前涉事醫生楊向軍已停診,相關情況仍在調查中。楊向軍出診信息5月17日,一篇題為“蘇大附一副院長撈錢上億
據最新一期《自然·醫學》報道,美英兩國聯合醫療團隊利用3種基因改造病毒(噬菌體)組成的雞尾酒療法,將一名患有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英國少女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現年17歲的英國少女伊莎貝爾·霍薩威患有囊性纖維化遺傳疾病。至2017年夏天,其肺部功能僅剩下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在接受肺部移植手術后,差點死于頑固
(原題為《揭秘網絡“醫托”騙局 患者花費上萬元 越治病越重》)很多人看病求醫,通常會先上網搜索應該去哪家醫院?或者在網上進行咨詢。如果您遇到一位在線咨詢醫生,他們詳細詢問您的病情,還會積極推薦醫院和專家,甚至協助您掛號就醫,這個時候,您先別開心,而是需要小心。2018年年末,
【環球網綜合報道】許多老人獨自在家時會通過看電視來打發時間,然而,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示,長時間看電視會導致老人的記憶力加速衰退,尤其是語言記憶力。一起跟隨美國《赫芬頓郵報》了解一下吧!所謂語言記憶力,是指人們對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語言記憶缺陷者具體表現之一是常常忘記幾分鐘前討論的話題。英國倫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