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
醫生表示,痛風雖然不全是飲食所致,但是每一次痛風發作,必定跟飲食有關!預防痛風,飲食上需牢記:
①絕對不能吃的食物:
肝、腎、胰、心、腦、肉餡、肉汁、肉湯、鯖魚、風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淡菜、鵝、斑雞、石雞、大豆制品、酵母、香菇、紫菜等。
②可以適當吃、但是不能多吃的食物:
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魚、蝦、螃蟹、黑豆、綠豆、紅豆、花豆、碗豆、菜豆、豆干、豆腐以及筍干、金針、銀耳、花生、腰果、芝麻等。
③可以放心吃的食物:
米、麥、高梁、玉米、馬鈴薯、甘薯、面條、雞蛋、鴨蛋、皮蛋、牛奶、乳酪、冰琪琳、汽水、巧克力、可可、咖啡、麥乳精、果汁、茶、蜂蜜、果凍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
在醫學和民間都有不少預防和治療痛風的方法:
比如中醫提倡以降尿酸為主,從根源上,預防痛風的發作,常用食療方為菊苣梔子茶。
做法:
將菊苣、桑葉、梔子、葛根、百合各取5克,煎水一個小時后飲用即可。袋泡茶則直接用開水沖泡3-5分鐘即可飲用,一天1次為宜。
功效:菊苣根所含有的糖類、有機酸類、生物堿類、三萜類、倍半萜類和香豆素等,對于降尿酸的醫學作用明顯;梔子中富含的梔子苷可通過促進尿酸排泄降低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百合是降尿酸常用的植物;葛根、桑葉均有利尿、消腫、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西醫則是建議痛風急性發作時臥床休息,秋水仙堿0.5μg/h,直至疼痛緩解或腹瀉發生;或者止痛劑如吲哚美辛100μg/d,2~3天。慢性發作時長期應用丙磺舒(羧苯磺胺)1~2g/d,以增加腎臟尿酸排泄。
比起中醫,西醫的藥物治療雖然能起到立竿見影的狀態,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更大。
溫馨提示:近年來痛風反復發作,肥胖是一種主要的原因,因此大家除了要積極做好定期檢查以外,平時應該多做點適合自己的運動,以加速尿酸的排出和控制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