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醫藥發展厚植文化土壤(健康中國奮發有為)

4月3日,第15批中國援納米比亞醫療隊隊員在該國溫得和克的伊曼紐爾·謝菲迪中學,用針灸、火罐作教具,以傳統中醫文化為內容,讓同學們在沉浸式體驗中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圖為一名學生在體驗拔火罐。
  穆薩·卡薩克攝(新華社發)

4月18日,燕山大學外國留學生走進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參觀草藥房、養生堂、煎藥室等,感受中醫藥文化。圖為秦皇島市中醫醫院醫務工作者為外國留學生講解中草藥知識。
  曹建雄攝(人民視覺)

4月11日,安徽省亳州市中醫院開展“中醫藥知識進校園”活動,提升孩子們對中醫藥知識的認識,讓他們近距離感受中醫藥的文化魅力。圖為在亳州市譙城區青云分校,孩子們在中藥師的指導下給中草藥稱重。
  劉勤利攝(人民視覺)

  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重要根基。近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一系列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舉措。

  “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體現了中醫藥系統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將為中醫藥振興發展厚植文化土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副司長邢超說,方案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主要圍繞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全面構建中醫藥文化弘揚體系,推動中醫藥融入廣大群眾生產生活,可以說是“十四五”時期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打造民眾身邊的中醫藥文化天地

  近年來,中醫藥在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組成,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對于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邢超說,自“十三五”以來,各地累計舉辦各類中醫藥文化活動2.8萬余場,參與輻射人數超過1800萬。

  其中,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全國主題活動分別在“鳥巢”、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世園公園等舉辦;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走進名醫故里”主題活動在湖北蘄春、河南南陽、安徽亳州、陜西銅川舉辦;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文創產品設計大賽、說醫解藥大賽以及文化精品遴選、科普巡講、悅讀中醫等活動持續開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同時,中醫藥文化產品供給得到不斷優化。“我們始終把提供既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中醫藥文化產品作為檢驗中醫藥文化建設成效的重要內容,不斷創造中醫藥文化產品的內容、形態和傳播渠道,指導創作了一批優秀的中醫藥紀錄片、影視作品、主題展覽、文化科普圖書等,也探索了‘中醫藥+動漫’的傳播形式,推出了‘灸童’‘河洛’等動漫IP和相關的文創產品。”邢超說。

  在積極推動中醫藥傳播平臺建設方面,國家在各地推動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推動基地和場館面向群眾,提供更為多元的中醫藥文化服務。“支持各地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中醫館、社區居委會、鄉村群眾活動場所等建設了兩萬余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以小而不簡、精而不奢的理念打造群眾身邊的中醫藥文化天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邢超說。

  為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提供“中國智慧”

  “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植根于中華民族哲學智慧和優秀傳統文化土壤,融合了中國歷代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精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魏春宇說,近年來,該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文化弘揚的頂層設計和總體統籌,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出去”。

  當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中醫針灸、藏醫藥浴法、太極拳先后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解決人類健康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被列入了“世界記憶名錄”,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每年大量留學生來華學習中醫藥知識,歷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中醫藥板塊需求旺盛,北京冬奧會上中醫藥展示空間引人駐足,為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展示了“中國元素”。

  據魏春宇介紹,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依托中醫藥海外中心、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海外高水平醫療機構等載體,舉辦形式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面向全球推介優質中醫藥資源和中醫藥服務,加強國際傳播,打造精品項目。加強與國內外主流媒體合作,支持拍攝中醫藥影視精品,利用短視頻、動漫、圖書等多種方式,面向國際社會不同群體加強中醫藥知識科普,打造有傳播度和美譽度的中醫藥對外宣傳產品。深入開展中醫中藥海外行、“一帶一路”針灸風采行等活動,通過健康咨詢、展覽展示、體驗品鑒等亮點品牌,持續提增海外民眾對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優秀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保護好、利用好中醫藥古籍

  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想智慧和生命知識,蘊含著豐富的原創思維、獨特理論和實踐經驗,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藥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陳榕虎表示,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推動下,該局以“加強古典醫籍精華梳理和挖掘”為重點,實施了一系列中醫藥古籍保護、研究與利用的重大工程,構建起中醫藥古籍工作體系。

  實施“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出版了416種中醫藥古籍。推進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醫藏》項目,擬影印出版2289種經典醫籍,目前首批“養生卷”74種醫籍已經正式出版。

  實施“中醫藥古籍文獻傳承專項”等項目,致力于培養一批古籍整理研究的專業人才,制定一系列中醫藥古籍保護利用的規范和標準,同時也開展了40個病種的古籍文獻專題研究。

  利用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改善中醫藥行業古籍館藏機構的館藏條件,提升古籍保護能力,修復了一批破損的珍貴醫藥典籍,同步推進了古籍的數字資源建設,目前已建成“國醫典藏”等中醫藥古籍數字化平臺。

  完成了400余種海外中醫藥古籍的回歸整理和160余部少數民族醫藥傳統文獻的整理工作。

  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醫藥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醫藥感興趣,愿意主動了解和接觸中醫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把祖先留給我們的中醫藥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邢超說。

  為吸引年輕人對中醫藥文化的注意力,滿足他們對中醫藥的文化需求,中國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嘗試。

  創新“中醫藥+動漫”的表達形式,建立了“灸童”的形象庫,推出了系列的周邊文創和“灸童說”短視頻產品,正在進行“灸童”動畫片的創作。北京冬奧會期間推出了主題動漫片《手指的魔法》;福建中醫藥大學推出“河洛”系列中醫藥動漫文創和科普微視頻。山東、江蘇等中醫藥主管部門創作了《中醫治未病》《小神農識藥記》等動漫作品。

  推出中醫藥主題文藝作品,比如《本草中國》《本草無疆》《國醫有方》《新時代的中醫藥》等紀錄片;推出“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智慧之光——中醫藥文化展”以及“發現中醫之美——中國傳統醫藥文物特展”等精品展覽;四川推出中醫藥交響樂《本草》、舞臺劇《天回》,陜西推出系列專題片《秦藥》《長安醫學》等。

  “我們正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全球節目中心策劃《中國中醫藥大會》,通過演播室科技+藝術創新形式,解讀中醫藥文化的奧秘。”邢超說。

上一篇:消費新場景體驗更多元
下一篇:不斷推進中醫藥文化“走出去”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關推薦

消費新場景體驗更多元

149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包括旅游在內的服務性消費回升明顯,居民餐飲、娛樂、旅游等接觸性消費快速增長。在四川省成都市各主要商圈,處處洋溢著市民游客的消費熱情。“終于見到大兔子了”“太可愛了”……最近,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商圈一家綜合體門前巨大的藍色兔子雕塑,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今天不光來拍照

老來瘦≠老來壽!想要長壽,飲食要注意

104

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很多人為了達成“老來瘦”,都會對自己的飲食下手。比如只吃蔬菜不吃肉,或者不沾油煙只吃白水煮,又或者每頓只吃半飽。但其實,突如其來的“老來瘦”根本不是啥好事兒,為了老來瘦克扣自己的飲食更是得不償失!01老來瘦和老來胖,都不是好事和老來瘦對應的是老來胖。退休之后,沒有了工作的壓力,每

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戰略主動權

1120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以非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3年多來,面對反復延宕的新冠疫情,面對一場場嚴峻復雜的抗疫大戰、經歷一次次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我們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戰略主動權,實現了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最大限度維護經濟社會正常

2023年04月24日每日養生小知識健康簡報,星期一!健康是一種生活態度!

2023年04月24日每日養生小知識健康簡報,星期一!健康是一種生活態度!

1458

2023年04月24日健康養生簡報,星期一!在這里,生活原來可以更健康!健康新聞1、智慧醫療、營養健康、中醫藥創新發展……博鰲亞洲論壇健康產業國際論壇看點透視2、XBB.1.16變異株會導致結膜炎嗎,是否會在我國流行?權威解答來了3、中醫藥貫穿腫瘤防治“全過程”很重要4、全面構建中醫藥文化弘揚體系全力推動中醫藥深入百姓生活5、讓閱讀抵達更廣闊人群——多地打造提升城市公共閱讀空間觀察6、北京:調配優

走多快算快?“步速”是衰老的重要指標

130

2019年美國《梅奧診所學報》曾發表過一項“生活步調”研究,對47.5萬名平均年齡為58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7年的隨訪研究。定期收集他們的步行速度和體重指數,然后再通過分析模型來估算他們的預期壽命。研究結果顯示,不管體重指數如何,走路快的人,擁有更長的預期壽命。在這項研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

米和面哪個更胖人?關于主食的4條建議

162

在我國居民的餐桌上,米和面都有著相當高的地位,都是無可取代的主食。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偏好吃米、有些人喜歡吃面。甚至有些家庭還會因為今天這頓到底吃米還是吃面爭論不休。為啥會有這樣的飲食差異?米和面到底哪種更值得吃,又該如何健康吃呢?我們就來讓米和面 PK 一下,看看到底“誰”更“厲害”。01、米和面

灰指甲是什么樣?不注意你也可能中招!

1119

隨著一句“得了灰指甲,一個傳染倆”的廣告詞,灰指甲這種不致命但煩人的小毛病,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疾病。那么這個不好治、還傳染的灰指甲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其實灰指甲的根源,就是真菌感染了指甲蓋或者指甲蓋下的皮膚而導致的,醫學上稱為甲癬或者甲真菌病。所以,灰指甲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不僅會可能傳染給自己臨近的指

米飯面條饅頭吃哪個不易胖?減肥注意要飲食均衡

米飯面條饅頭吃哪個不易胖?減肥注意要飲食均衡

1357

米飯、面條、饅頭,吃哪個不容易胖呢,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常吃的主食,哪一種吃多了導致熱量的積累都是會導致肥胖的。哪種主食最不容易胖?相對而言,吃相同重量的米飯、面條和饅頭還是面條和米飯不容易增肥,因為做熟了的面條含水量達72%,米飯的含水量達70%,而饅頭的含水量只有44%。熱量比較:1個100克的大饅

 這18種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養生

這18種病根本不用治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養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國人夸其“植物偉哥”
日常養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國人夸其“植物偉哥”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長壽到底和什么有關?應該如何去養生?
日常養生

長壽到底和什么有關?應該如何去養生?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養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亚洲精品91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激情吃奶吻胸免费视频xxxx| 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 色yeye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波多野结衣99|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好大好爽再深一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11一12周岁a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欧美韩国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免费黄色毛片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黄色aaa级片|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黄频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院|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91香蕉在线视频| 国语对白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热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视频|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