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波22歲小伙的聽力相當于90歲老人!竟然是因這個習慣…看完想扔手機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很多年輕人走在路上、坐地鐵里都喜歡戴著耳機。長期佩戴耳機,特別是音量過大,會導致聽力受損。
每天戴四五個小時耳機
22歲小伙聽力下降明顯
寧波市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汪際云接診了這樣一位年輕人,22歲,因為自己感覺有耳鳴、聽力有所下降來到醫院就診。醫生為這位小伙子做了聽力測試,發現聽力損失達到五十分貝,相當于中等程度的聽力損害。
年紀輕輕的小伙子為什么聽力和九十歲的老人差不多?醫生追問這位年輕人的生活史,發現他每天都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而且覺得音量大才刺激,每天走路、坐車都戴著,有時候睡前還戴著耳機,每天至少四五個小時,已經持續了2年多時間。
醫生確定,長時間佩戴大音量耳機是造成這位年輕人聽力損害的主要原因,這種損害往往不可逆。汪醫生介紹,像這樣因為長時間聽耳機造成聽力損害的患者,臨床并不鮮見,以愛用移動設備的年輕人居多。
6歲的孩子上課聽不清老師說的話
中耳炎和腺樣體肥大導致聽力受損
同樣是聽力受損到如同九旬老人,6歲的聰聰則是因為疾病。
6歲的聰聰機靈可愛,一次培訓課后,他對媽媽說:“老師說話聲音很小,聽不清。”究竟是孩子調皮亂說的,還是真的?聰聰爸媽在網上搜了幾種聽力測試方法,在家中試著測了一下,好像有問題,又好像沒問題。
抱著疑惑的態度,媽媽帶著聰聰來看醫生。寧波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雷學鋒為聰聰做了檢查,聽力檢查結果顯示:孩子的雙耳都只能聽到50-60分貝左右,屬于中重度損害,相當于90歲老爺爺的聽力。
資料圖
聰聰出生后聽力篩查是好的,他媽媽從來沒想到過兒子會有聽力方面的問題,怎么會這樣?醫生檢查后確定孩子患中耳炎和腺樣體肥大,這是導致孩子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由于發現及時,聰聰接受了手術治療,切除了肥大的腺樣體,聽力得到了及時恢復。
成年人最好少用或不用耳機
路上用耳機聽歌對聽力損傷更大
為什么長時間聽耳機會損傷聽力?
寧波市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汪際云介紹,我們耳朵里有一個聽力感受器,上面的毛細胞受到聲音刺激后,經過一系列反應過程使人產生聽覺。耳機里的聲音如果過大持續時間過長,會對毛細胞產生過度刺激,導致敏感性降低,產生實質損傷。
資料圖
汪醫生建議,良好的個人習慣是預防耳聾的有效辦法。不少年輕人上下班途中都戴著耳機聽音樂,公交車上或地鐵上本身就有噪音,需要耳機的聲音特別大才能聽見音樂,這對聽力的損害特別大。
建議成年人少用或不用耳機,如果用耳機不要超過1個小時,使用耳機一定要控制音量,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未成年人最好不用耳機。此外,太長時間的打電話也會損傷聽力。
盡早發現孩子聽力下降的蛛絲馬跡
有相關疾病盡早治療
家長該如何發現孩子聽力下降?
雷學鋒主任表示,這需要父母用心發現聽力下降的蛛絲馬跡。如果發現孩子看電視聲音特別大;在背后叫他,常沒反應或反應遲鈍,較小的孩子有語言發育遲緩等表現;或有拍打、抓耳部等動作, 最好盡快到醫院檢查聽力;耳鳴可伴隨聽力下降出現,若孩子說“耳朵嗡嗡響”,家長也應予以重視。
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早期發現聽力損失至關重要。6歲前兒童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診斷性聽力學檢查和醫學檢查。
兒童聽力下降確診后,首先要確定聽力障礙的程度、性質、原因,聰聰的聽力下降,是由兒童常見的中耳疾病導致的聽力損害。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較高,反復發作可導致聽力損失,進而影響語言發育。通過手術切除肥大的腺樣體、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就能完全康復。
對于無法通過藥物、理療、手術等治療恢復聽力的患者,需盡快選擇合適的助聽設備,這是實現成功聽覺康復的前提。
相關鏈接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醫生提醒,聽力損害大多不可逆,預防更重要。
如何預防兒童期聽力損失?
雷學鋒主任表示,預防兒童期聽力受損,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預防中耳炎的發生。有腺樣體肥大應積極治療。預防感冒,洗澡或游泳時防止嗆水和外耳進水,防止嬰幼兒嗆奶等可減少中耳炎的發生。
盡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氨基甙類抗生素。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鼻部疾病。加強鍛煉,提高體質,減少腦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聽力損失。此外,應積極防止兒童頭部外傷,減少娛樂噪聲。
平常要保護好孩子的耳朵。要避免掏耳朵。用金屬耳勺掏耳朵容易造成耳道皮膚受損,加上所用的器具未經過消毒滅菌,容易引起各種炎癥,甚至捅破耳膜。如果覺得耳癢,可用無菌棉簽輕捻止癢,但不可過于深入,一般一個棉簽頭的長度是安全的,還應該避免雙耳共用同一支棉簽以防交叉感染。耵聹或異物可到醫院請耳科醫生取出。
少數家長脾氣急躁,孩子犯錯后打耳光,極易導致創傷性鼓膜穿孔和耳氣壓爆震傷,要絕對避免這種行為。
另外,學會擤鼻涕也很重要,需一個個鼻孔輪流擤,不能兩個鼻孔一起壓住擤。不會擤鼻涕的兒童可使用吸涕器。
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