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2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3.6%,推進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黨委書記錢飚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院通過多方探索,構成集預防、篩查、干預、跟蹤為一體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堡壘”。

據悉,作為國家衛健委所屬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眼耳鼻喉專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致力打造眼視光學聯盟、探索眼視光康聯體模式并嘗試推廣至長三角地區;同時,開展兒童近視篩查,發展學校社區作為主陣地,各聯盟單位作為主戰場。錢飚表示,未來眼耳鼻喉科醫院將不斷凝聚新智慧、開拓新思路,開創國民視覺健康新格局。
在首屆“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月度人物兒童青少年預防近視科普論壇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直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多變化,網課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戰。
上海一家知名眼科醫院的視光科主任張河當日接受采訪時透露:“開學接近半年,不少孩子的近視度數增長比較快,有的甚至增長了200度,很多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復查和及時更換合適的眼鏡而影響了近視控制效果。部分小兒弱視患者同樣因為沒有及時回院復查及堅持治療,而導致了弱視復發。”該院嘗試開展夜間門診,讓忙碌的上班族下班后可以第一時間帶孩子到醫院看眼病、配眼鏡、復查、做訓練。

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教授看來,視防控科學化的前提是做好屈光發育檔案的推廣實施。他指出,3-6歲是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因此,落實3-6歲兒童屈光發育檔案的建立,從視力篩查、檔案建立、近視預測、方案制定、方案執行、跟蹤隨訪等六個關鍵點進行該年齡段近視防控的規范化流程,將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控效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20年,由周行濤教授領銜的“近視小飛俠”科普志愿團隊完成閔行區浦錦街道8所中小學校共9000余人和12所幼兒園共5300余人的入校入園眼科檢查和屈光篩查工作,完成對徐匯區和閔行區等衛生保健老師的線上科普培訓近2萬余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