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腸道病毒70型(EV70)或(和)科薩奇病毒A24型(CA24v)變種所引起的傳染性很強的急性眼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最常見為眼—手—眼的傳播。另外接觸病人用過的毛巾、手帕、洗臉用具、兒童玩具、電腦的鍵盤等,或到病人接觸過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個人防控措施
遠離傳染源 發(fā)病季節(jié)盡量不去或少去易傳播紅眼病的公共場所,如理發(fā)店、澡堂、食堂、游泳池等;避開傳播途徑:重點是眼部分泌物以及被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毛巾、手帕、臉盆;這些物品要嚴格消毒;人與人不要握手,更不要與病人握手或密切接觸;病人應自覺的自我隔離。不與健康人握手及共用健康者眼藥、食具及其他公用物品。
加強家庭個人衛(wèi)生 即使家庭內(nèi)也不可共用毛巾、臉盆,最好流水洗手洗臉。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病人,要對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如:桌椅、床鋪、門把手、接觸物體的表面、玩具、毛巾、水杯)進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選用多種消毒方法 以毛巾為重點:①蒸煮消毒法——— 把毛巾先用開水煮沸10分鐘左右晾干后使用;②微波消毒法——— 將毛巾清洗干凈,折疊好后放在微波爐中,運行5分鐘就可達到消毒目的;③高壓蒸氣消毒法———將毛巾放入高壓鍋中,加熱保持30分鐘左右,可殺滅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④化學消毒劑消毒法——— 消毒劑可以選擇安多福PVP-I消毒液或者安多福三氯消毒片,將毛巾浸泡在配比稀釋好的溶液中15分鐘,取出毛巾用清水漂洗,將殘余的消毒劑去除干凈,晾干后使用。
公共防控流行措施
1.及早發(fā)現(xiàn)傳染源 最早病例應經(jīng)實驗室分離到病毒或相關抗原抗體等檢測結果,做到確診,采取隔離措施,并及時疫情報告。
2.切斷傳播途徑 流行發(fā)生時,停止開放可能被病毒污染的公共場所如浴室、游泳池等,實施有效消毒。
3.嚴防校內(nèi)傳播 學校和幼兒園極易出現(xiàn)聚集性暴發(fā),如有患病學生需停課隔離治療。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wèi)生,以防疫情在學校的擴散和蔓延。
4.杜絕醫(yī)療傳播 要特別防止病毒通過醫(yī)務人員的手和醫(yī)療器材因消毒不嚴而傳播。
紅眼病人的護理
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細心護理十分重要。
▲初期冷敷 急性結膜炎初期時眼部宜作冷敷,有助于消腫退紅。相反,熱敷會使眼球充血、出血加重,炎癥可能擴散引起并發(fā)癥。
▲避光避熱 為減輕不適,要避免光和熱的刺激,少用眼。也不要勉強看書或看電視,出門時可戴太陽鏡,避免陽光、風、塵等刺激。
▲保持眼部清潔 經(jīng)常保持眼部清潔,細心地用生理鹽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再滴入眼藥才能充分發(fā)揮其藥效。
▲防繼發(fā)感染 用抗生素眼藥,雖然抗生素對病毒性結膜炎無療效,但有預防細菌感染的作用。常用的有0.25%氯霉素眼藥水和紅霉素或四環(huán)素眼藥膏。不論眼藥水還是眼藥膏均應專人專用,以免交叉感染。
如果在家治療后病情不見好轉,或出現(xiàn)明顯的全身不適癥狀,如頭痛、發(fā)熱等,預示可能有并發(fā)癥,應立即去看眼科醫(yī)生。
(責任編輯:單文賢 實習編輯:呂瑞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