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近日瘋傳“牛奶越喝越缺鈣,喝奶不如去吃菜”,專業營養師指出,一般牛奶的鈣質含量雖然高,但其吸收率約只有30%至32%。相較牛奶,其實還有其它植物性食物,像是綠色蔬菜、豆制品等,鈣含量甚至更高。
鈣攝取不足 易骨質疏松
鈣質除了是構成骨頭及牙齒的主要成分之外,還遍布身體各個部位,并參與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血液凝結,心臟跳動及荷爾蒙分泌等各項生理機能及代謝過程。因此一旦身體內的鈣質不足,就會影響身體各項機能的運作。
當鈣攝取不足時,人體會從骨骼中吸取鈣質,以維持正常血鈣濃度,骨骼中的鈣將被掏空,嚴重時導致骨質疏松癥、骨折。因此。每日應攝取足量的鈣,含高鈣食物包括牛奶、豆類、雞蛋、綠色蔬菜、魚貝類、海藻、發菜等食物。
鈣吸收 需維生素D轉化
營養師強調,鈣質進入人體后并非馬上被利用,必須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有可能被吸收儲存,因此需搭配維生素D才能增加鈣質吸收。食物中像是魚肝油、肝臟、肉類、蛋黃、魚類都是維生素D不錯的食物來源,或是透過日曬也能獲取維生素D。
避免鈣質流 掌握5原則
-1.避免過量食用蛋白質食物(如:肉類):過多的蛋白質容易使鈣質排出體外。
-2.減少攝取高鈉食物:增加鈣從尿液中流失。
-3.適量攝取咖啡:影響鈣質吸收且過多咖啡因會增加鈣質流失于尿中。
-4.遠離碳酸飲料:容易引發骨鈣不足和骨質流失。
-5.增加運動量:負重運動對骨質密度增加會有幫助,平時可多從事如:慢跑、健走、騎腳踏車、跳舞、爬樓梯..等運動。
高鈣蔬菜TOP5 補鈣不輸牛奶
【營養師小提醒】
很多人補鈣過于看重牛奶的補鈣功效,卻忽略了綠葉菜的補鈣功效。其實,綠葉菜的補鈣作用一點也不輸于牛奶。但要注意的是,食物保鮮貯存可減少鈣耗損,炒菜要多加水、時間宜短,切菜不能太碎等,都是保存蔬菜中鈣營養素的小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