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3月7日電 (記者 劉賢)第三屆全球多中心遠程協同手術保子宮公益行動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遠程協同幫助患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疾病的女性實施“無創傷”的聚焦超聲消融手術。世界首臺跨省5G遠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在活動中亮相。歷時約20分鐘后,這場跨越1000多公里的手術順利完成。
在國際婦女節前夕,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國際微無創醫學會,以及全球147家醫院的海扶微無創治療中心舉辦此次公益行動,主題為“科技賦能關愛女性”。
2021年,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重慶海扶醫療、重慶微海軟件開發有限公司、重慶移動聯合申報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組織開展的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基于5G和聚焦超聲消融技術的遠程治療系統的建設課題。
當日,在5G網絡的保障下,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醫學官、重慶海扶醫院首席醫學專家陳文直教授團隊,通過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全球協同服務中心,遠程連接廣西北流市婦幼保健院海扶微無創治療中心的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與北流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團隊共同為一位女性患者進行世界首臺跨省5G遠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
此舉進一步推動了聚焦超聲消融手術與5G融合發展,為將來跨地區乃至跨國遠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有利于高端醫療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水平建設及服務水平。
陳文直介紹說,中國原創的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是非侵入式手術,沒有傷口,也不流血,治療過程操作鼠標就能做手術,這種術式在5G低延時和當地醫護人員配合下,可以很順利地完成手術。
當日的公益活動中,全球147家醫院的海扶微無創治療中心相約“同時不同地”,進行跨區域同步手術直播。微無創領域的多位專家對婦科典型病例進行分析并提出治療建議,通過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全球協同服務中心實時監控手術進展。
位于東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克中多友誼醫院也響應了本次公益活動,由于時差有12小時,會在工作時間進行相關手術。正在該醫院指導工作的重慶海扶醫院院長、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全球協同服務中心負責人張煉教授表示,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全球協同服務中心創立的意義,就是實現全球海扶醫生能夠在線實時連接,實現經驗共享、相互交流、遠程指導,確保每一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順利完成。
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名譽主任郎景和通過視頻連線致辭。他表示,不僅治病,也要保護器官、保護組織、保護功能、保護精神。外科學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微無創”。“一個外科大夫放下手術刀”,科技的發展表明這個愿望是可以實現的,海扶做了榜樣。
“聚焦超聲消融技術不僅是一種手術手段,更可以說是一種理念——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治療理念。”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朱蘭在致辭中表示,重慶海扶的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是中國原創的高端醫療技術,這項技術為子宮肌瘤患者保留子宮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方法。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也將開展這項技術。
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彪教授介紹說,聚焦超聲已進入十部門印發的《“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中。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全球重要的醫療裝備生產制造基地。保子宮公益活動將繼續進行下去,讓越來越多的醫生意識到,除了救死扶傷,還應該積極參與到健康維護和疾病的預防中,從另外一個角度“治病救人”,未來還要為全世界更多的女性保衛子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