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烏魯木齊市9月22日電(新聞記者 陶拴科)22日,新聞記者從新疆中醫藥發展趨勢記者招待會上獲知,最近新疆維吾爾自治州市人民政府依次下發了《關于印發新疆中藥民族藥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制定新疆中醫藥發展趨勢政策法規與整體規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當今,新疆中醫藥保障體系持續完善。現階段有著中醫學類醫院門診130家,在其中三甲醫院76家,非三甲醫院54家,定編醫院病床2.25萬張。有著國家級別臨床醫學關鍵大專(中醫專業)八個,國家級別中醫學中華民族醫關鍵大專(含塑造新項目)32個;我國中醫藥管理處特點大專(專病)89個;自治州級中醫學關鍵大專50個和自治州級中醫學關鍵專病98個。
目前為止,新疆共基本建設中醫學診治區(中醫館)792個,在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學診治區(中醫館)131個,鄉鎮衛生院中醫學診治區(中醫館)661個,新疆已辦理備案中醫診所289個。
新疆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負責人穆塔里甫·肉孜詳細介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產生至今,中醫藥在抵御此次肺炎疫情的全過程中充分發揮了關鍵的功效,獲得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心。本次頒布《實施意見》確立了新疆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整體規定,從完善中醫藥保障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身心健康新疆行動中的與眾不同功效、全力促進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升中醫藥人才隊伍基本建設、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對外開放創新發展等五個層面明確提出了實際關鍵每日任務。
另外,從健全中醫藥價錢和醫保政策、健全資金投入保障機制、貫徹落實多單位協調工作體制、完善中醫藥管理機制等層面明確提出了保障體系。對新疆堅持不懈中西醫并重,傳承精粹、守正創新,打造出中醫藥和西藥業互相填補、共享發展的衛生健康發展模式具備十分關鍵的里程碑式實際意義。
新疆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曹玉景詳細介紹,2020年新疆衛生健康委與新疆人社廳、藥監局等有關部門協同分享了我國農村基層中醫藥服務項目技能提升工程項目“十三五”行動計劃的通告,在健全農村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的另外,提升農村基層中醫藥內函基本建設,自主創新農村基層中醫藥服務項目方式,提升農村基層中醫藥診療、防止、健康保健、康復治療等服務能力。
曹玉景說,為堅決打贏深層貧困山區身心健康扶貧攻堅戰,新疆將中醫藥健康扶貧工作中融進健康扶貧工作中總體推動。在三級中醫醫院對口幫扶層面,完成了對口幫扶貧困縣全覆蓋。20家國內省份三級中醫醫院以“組團式”援疆對新疆19家貧困縣中醫醫院開展扶持。在皮山、墨玉等貧困縣進行中藥材示范點栽種和“定制藥業園”基本建設,產生了“訪惠聚駐村工作隊 科研院所 公司/合作社 困難戶”的權益聯接體制,創建了相對性健全的中藥材產業鏈精準脫貧新模式,推動本地困難戶創收發家致富,助推扶貧攻堅。
在人才的培養層面,自二零一零年起,授權委托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起動執行了中醫學類型農村訂單定項醫學生完全免費塑造工作中。免費醫學生得到入學通知書前簽署《三方協議》,畢業之后定向就業范疇要求在鄉鎮衛生院及下列醫療服務組織 、服務項目時間不少于六年。到目前為止,中醫學類型塑造總數達500余名。根據農村訂單定項醫學生完全免費塑造工作中,塑造了一批融入新疆鄉村醫療服務工作發展趨勢必須,把握扎扎實實的醫藥學基礎知識,能在農村基層醫療服務組織 從業中醫學全科診療下得去、用得著、留得住的高質量中醫藥優秀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