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認為,在確定兒童、青少年屬于真性近視時,矯正視力的最好辦法就應該配戴眼鏡。有些家長認為,“近視的學生看書、寫字距離近,用眼還可以”,有些家長認為,“上課坐在第一、第二排,可以不戴眼鏡”。
其實,近距離用眼過度,容易引起眼睛疲勞,有時出現雙眼酸脹、痛的感覺;上課看黑板不清楚,就會引起學生上課思想不集中,學習興趣缺乏、成績下降,有些則產生厭學態度。
有些學生雖然努力學習,但無奈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內容,就歪著脖子,斜著或瞇著眼睛看,久而久之產生外斜。配戴眼鏡后,不僅能幫助提高矯正視力,消除眼疲勞,而且還可防止發生外斜現象。有些人配了眼鏡后,不經常戴,怕摔壞、脫脫戴戴。當再次檢查視力時,裸眼視力比以前不戴眼鏡時還要低,經過驗光,近視度數還在上升。
因此,這些人就認為,戴眼鏡會使近視度數加深。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近視度數發展與否,和眼鏡毫無關系,配上合適的眼鏡,注意用眼衛生,視力穩定,近視度數也會穩定在一定水平;反之用眼過度,即使配了眼鏡,也會產生視疲勞,導致近視度數再增加。
盡管兒童、青少年期的眼軸增長已趨緩慢,但一般還要到18~20歲才停止增長。所以在配戴眼鏡后,學校和家長要定期給他們檢查視力。發現其視力下降,須及時驗光,確定度數變化,更換眼鏡。
配戴正確的眼鏡
矯正視力最好的辦法是配戴眼鏡,那么如何戴正確的眼鏡?復旦醫院專家認為,關鍵是驗光的準確性,其次是眼鏡質量。眼鏡是否合適首先取決于驗光的準確性,所以初次配鏡必須到有條件的醫院擴瞳后,再進行檢影與電腦驗光。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學生,配鏡驗光要在睫狀肌麻痹下進行么,以控制調節作用,建議初次驗光程序為以下幾個步驟:
眼科檢查
一般檢查一排除外眼、屈光間質、眼底等其他疾病。例如隱斜、外斜、錐形角膜、先天性疾病。
擴瞳驗光
用1%阿托品滴眼液或0.5%托吡卡胺滴眼液(16歲以下青少年),使睫狀肌完全麻醉,這樣才能檢查出準確的度數。必要時進行角膜曲率、眼軸長短,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圖檢查。
插片復查
擴瞳驗光后3周,即瞳孔恢復正常后再進行插片試鏡。原則上認為,用最小的近視度數達到最好的矯正視力為準。
其他
測瞳距,選鏡架、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