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北京市10月25日電 25日,中國醫師協會北京起動了中老年人慢病營養健康科普主題活動,活動計劃在2年內進行200個慢病營養科普視頻的寫作和散播,另外根據電視平臺向老年人人群散播慢病營養健康知識。
本主題活動由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聯合會相互舉辦,武漢市嘉谷肽業生物科技股權有限責任公司協辦。中國人口數量主題教育管理中心副書記姜雯、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石麗英、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聯合會會長郭樹彬等列席會議并致詞。
據了解,主題活動以“身心健康中國”戰略定位為具體指導,依照國務院辦公廳《“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的規定,把住戶健康素養水準提高做為關鍵總體目標,并積極推進新理念、新方式,推動健康科普發展前景方式轉型。
郭樹彬在大會上詳細介紹了中老年人慢病營養健康科普主題活動的情況、實際意義、新項目內容及將來的推動方案。
“大家預估2年內進行200個慢病營養科普視頻的寫作和散播,另外根據電視平臺向老年人人群散播慢病營養健康知識,協助大家塑造科學研究客觀的健康觀念。”郭樹彬說。
郭樹彬詳細介紹,主題活動還將進行百場農村基層社區衛生工作人員科譜沙龍,溝通交流和共享健康科普寫作和散播的好工作經驗、好作法,提高農村基層醫護人員及鄉村醫生的科譜工作能力。另外將走入小區為老百姓進行慢病營養科譜專題講座,用時2年進行40人次線下推廣接納營養健康科普文化教育,200人次網上接納營養健康科普專題講座。
啟動儀式后,營養科、骨科、肝病科等有關行業的權威專家在大會上作了朝向大家的健康科普專題講座。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健康傳播管理中心負責人崔穎作了題為《新時代、新形勢再識健康傳播》的主題風格匯報;貴州省醫大附屬醫院營養科專家教授楊大剛就《慢病營養科普經驗及探討》作共享和溝通交流;武漢同濟醫院營養科專家教授姚穎共享了《慢病與營養》的科譜內容;中日醫院骨科專家教授劉偉共享了《骨質疏松與營養》的科譜內容;北京中醫院醫院門診肝病科孫鳳霞專家教授敘述了《慢性肝病患者的飲食起居》。(完)